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我老家的独特风物

2022-09-12 21:06:58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吊井,吊井,诸多水井中的一个品种。这种井,我料定您没有见过,因为它是我老家才有的独特风物。 老家,是个戴着面纱的地方,不缺新鲜稀奇。名字叫汪家园,却找不到一

吊井

吊井,诸多水井中的一个品种。这种井,我料定您没有见过,因为它是我老家才有的独特风物。

老家,是个戴着面纱的地方,不缺新鲜稀奇。名字叫汪家园,却找不到一家姓“汪”的。一个行政村,哪里不好长,偏偏横亘在两水之滨——信江南岸、丰溪河北岸。可洪水再浪,村庄也不至于“水漫金山”。外人都把老家看神了,认定是一条船——水涨船高。神不神,我不敢保证,至少像六十岁的人,也没有遭遇村民嘴巴中的“泡饼”水灾。再说吊井,样子就非常奇特,一架又一架,活像威武的大炮,武装在门前屋后、地头田边。纵然是再高挑的加农炮,在吊井面前也只配做小弟弟。

挖吊井,老家土话叫扦井,我没有看过,那是老祖宗做的事。用远村凿出来的红石块,按条状垫码,呈竖向铺排,造出深浅在7米上下,多数为方形的井穴。红石已有过多的磨损,从来不会破损,所以,井穴一经造就,便一劳永逸、代代享用。

我看过更多的就是井面取水装置的置换更新,因为用料是木头和竹竿,寿命都不长。生产队长爱好敲一面铜锣,响声约来三五个胖瘦不一的“工分男”,在距井穴2米处,先垂直深埋一根结疤累累的粗杂木,木质越硬越好。粗杂木犹如吊井的腿脚,站在地面约有五米高。粗壮程度大约在0.3米以上;又选来一根圆端端似长炮管的杉木。杉木要6米以上的长度,直径不小于0.2米,取一个一尺见长,就像“8”字形的两头弯钩,把杉木挂在杂木腿上,使之成为一个伴侣;最终,用一根与井穴深度相当,粗细以双方抓得牢为宜的斑竹,悬搭在杉木杠杆的前沿部位。斑竹的下端吊有一个盛水圆桶,看起来十分搞笑,宛如巨大的滴水吊饼晃悠在空中。至此,取水裝置,就像野战军架设高炮一样,完成了所有大件的组合。

吊井一天到晚都闲不下来,村民不用时,风常常来骚扰,时时摇动没有固定并吊有圆样的斑竹,拨弄出“咯咚、咯咚”的声音。夜晚,这种很有节奏感的乡村韵响演奏得更清晰,仿佛成了大自然的鼾睡声。

吊井之于我,是又想又怕。想,是绝对的。夏天吊上来的水,百分之百满足了四个字——凉爽痛快;冬天,井水迷漫着水雾,温润暖和。小孩儿冻直了的手指,浸泡在井水里,先是一阵子的抽痛,一会儿手就变热变红,回归春秋的舒适感。灵性的吊井水,被乡里乡亲爱称为“井花水”。怕,是相对的,虽然要考虑自己力气够不够,考虑会不会栽到井穴下,但对井花水的喜欢,逼迫自己赌一把,试一试。一般十二岁以上的娃崽就有单独掌控吊井的能量。我是十三岁那年,得到兄姐的示范,才学会吊水。

吊水,光有力气还不够,还要有技巧。别不信,路过的外人,都对吊井的模样感兴趣,他们会在稀里马哈中尝试身手,别说孩子,连大人也很难吊到半碗水。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