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辑:一级青石台阶
地宫里

西汉龟钮
跟人类一样,龟,本是一种动物,但它起源更早,而且曾是人类“图腾”的象征。据考古学家推定,龟,成为独立家族,居然比我们人类还要早两亿两千万年。当原始初先民们还处在蒙昧时,一只只龟却正在经历种种磨难,最终抵达生命的春天。这些水陆两栖、性情温和,且无病无灾的动物,以甲护身,耐饥耐饿,在原始人眼中,恍若天生神物。因此,在诸多原始自然崇拜中,若干氏族把龟作为本氏族“图腾”旗徽、部落祖先和保护神顶礼膜拜。
自夏至商周,龟崇拜不断升级。汉高祖刘邦,对龟十分崇拜,还铸了龟鼎龟印,这种攀附行为使龟的神秘色彩渐渐淡化,慢慢地有了一些人气,仿佛降落到了人间。从此,以龟为荣、以龟铭志、以龟命名的人事,更日渐其多。刘邦的曾孙子汉武帝刘彻即位,开始实行“推恩令”计划。
零陵,也就是在此时得以显赫的。在“推恩令”施行的第四年,即元朔五年六月壬子(公元前124年农历六月二十六日),汉武帝封长沙国王刘发(定王)的儿子刘贤、刘遂、刘义、刘买,分别为泉陵侯、都梁侯、夫夷侯、舂陵侯,把一个偌大的长沙国拆得个四分五裂。刘贤接到诏令,就带着妻室儿女及有关部属,乐滋滋地来到了潇湘二水交汇处的零陵城,开始享受起诸侯的待遇来。
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某天,一群承包了时称湖南省第三监狱,现称永州监狱的施工人员在零陵鹞子岭西汉古墓群的第一和第二封土堆之间发掘了一座竖穴土坑墓,出土墓主印章“到疆”(简体:刘疆)及封泥印文“臣敞”,人们才惊讶这个泉陵侯家族墓地的庞大体系及文化含量,并由此窥视到了泉陵侯国朦朦胧胧的背影。
仔细端详这枚龟钮印,我们不得不惊讶它的沧桑与静默。如果不是施工人员的发掘,它可能继续在零陵鹞子岭下的地宫里静默沉睡。经过两千余年的地气浸润,这枚传世久远的青铜印终于重见天日,它的锈色沉着自然,虽然长、宽均仅为1.1厘米,重仅10克,而且龟脚附近有些许残缺,但在那绿锈斑斓之间,似有一股闪烁水银状光点的寒气,直透肌骨,让人不禁为之一颤。
这是一枚十分罕见的铜印。无论是印章的主体印文“劉疆”,还是封泥印文“臣敞”,都是阳刻朱文,也就是说刻字者把字边上的料挖掉了,只留下了反写的字(这样沾了红印泥后,印出来的字是红色的,故称“朱文”)。印章与封泥印文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是:外形方正,规矩变化,浑朴自然,粗犷有力。说它外形方正,因为两印基本上都是布置匀称、格局整齐;说它规矩变化,主要表现在正中有斜,密中有疏。印章主体印文“到疆”二字的偏旁部首,都有一点儿斜笔变化。至于封泥印,也是外框方正,印文“臣敞”则由低往高递增,“臣”字笔画少,是印文的起点,设计者故意在横平竖直的笔画基调上,运用了少许的斜笔,因而显得生机勃勃。“敞”笔画多,是印文的终点,故布局圆满,二字之上呈敞开式,加上“臣”的简约,使得整个印文既“疏可跑马”,又“密不透风”,很符合后来中国传统书画的章法布局。或许,汉印的这种风格是中国书画章法的鼻祖。说它浑朴自然,主要表现在线条粗重和单纯朴实两个方面。其线条多粗壮,显得稳重、浑厚、朴实无华,不论是在书、铸、凿、碾、琢的哪一个过程中,刀法、笔法均表现得浑融一体,生动自然。再加上在铸印或刻印中,线条的起止及中段运行,都没有更多的装饰和提按顿挫转折等表现,因此显得较为单纯朴实。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