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十多年前的失踪案(21)
不在场
等烫完爆炸式头型,杨德对钟晶萦说,顺路,正好送她。其实,杨德租住的房子根本不在中街,他说顺路是撒谎了,是为了进一步接近钟晶萦,并讨好钟晶萦。而钟晶萦却浑然不觉,真以为他租的房子就在中街附近。后来,他们有了进一步交往,才知道杨德租的房子离她家较远,在南市场。也没引起钟晶萦的疑心,认为这是善意的谎言,主动送她回家没什么错。再后来,钟晶萦又找杨德做了几次头发,一次比一次漂亮。一来二去,他们就走得近了些。但钟晶萦给他规定,不准他去五爱街的批发市场找她,不准让她家知道和他交往,在美发店和任何其他地方,他们就是顾客和美发师的关系。钟晶萦自然知道他们地位的悬殊,无论经济还是社会地位,他俩都不在一个天平上,中国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提到婚姻扯远了,既然隐瞒,就不想和他走得太近。
几天过去了,钟晶萦等着杨德邀请她去新兌的美发店开业庆典,她都想好了,要订几个大花篮,新鲜地摆在门口两边。但她一直没接到邀请电话,他不是说都看好了,就等着钱兑了吗?她去了风尚美发店找杨德,因为她不知道新兑店的具体地方,只知道在南市场。钟晶萦装作来风尚美发店烫发,不经意地问,哎,杨德呢?有个小工忙着给客人洗头发,一边说你就别等他,找别的美发师吧,他已经八九天没来了。他不做了吗?小工说,看样子够呛,以前还隔三岔五地来,这都多少天没来了。小工已经给那个客人洗完头了,客人坐到了椅子上,等着美发师理头发。钟晶萦跟这个小工说,那你先给我洗发吧。小工给钟晶萦洗发,钟晶萦轻描淡写地问,杨德前段时间不是去北京深造了吗,咋还隔三岔五地来上班呢?小工洗发的手停顿了下,说,没听说过啥深造。这个人挺神的,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唉,谁叫人家手艺高,店长也就对他网开一面。我倒是按部就班,不也就是个小工嘛,人比人还得活着。这个小工小声发牢骚。
什么都不用问了,钟晶萦梦醒时分,骗子,杨德就是个骗子。小工给她擦干头发,用风筒吹干。钟晶萦交了钱,没顾得说句谢谢就冲出了美发店。
事情到这儿,应该结束了,但前提是,钟晶萦无论金钱还是感情的付出,都认了。六七万元,对钟晶萦的生意来说,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凭钟晶萦的性格,你可以明要,她可以心甘情愿地给,但骗,那是对她聪明才智的极大侮辱。
雪停了,冬日的阳光照在雪花上格外耀眼。齐凡宇猛然间愿这个杨德失踪案,能够逆袭,并逆袭他的推理和想象,彻底推翻他,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这只是他的美好愿望,他已经预料到了,失踪案实则是命案,只是死者仍然石沉大海罢了。毋庸置疑,命案的罪魁祸首源于那六七万元借款。那么,谁最先痛下杀手?齐凡宇的脚已经冻麻了,他站起来,在原地跺着脚,他不想让自己的思绪断线。就像一个做梦的人,中问醒了,再接着睡,那个梦还能接上。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