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心灵的归属(3)

2022-08-21 20:45:3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归属,那天槐树下的人都确信,脚趾有记号的人,根都在山西,起码我是深信不疑的。秦老汉见多识广,他的话怎能有错呢? 很神奇,这个故事如同一只巧手,

归属

那天槐树下的人都确信,脚趾有“记号”的人,根都在山西,起码我是深信不疑的。秦老汉见多识广,他的话怎能有错呢?

很神奇,这个故事如同一只巧手,轻易解开了盘旋在心头的那个结。几百年前,大家同根同祖,兴许还沾亲带故呢。我这个“外乡人”以及别人嘴里的“河南家”,或许是真正的本地人。况且那些“邋遢”“光脚”的事哪儿的人都有,后来卖菜老汉开了菜店,不也收拾得清清爽爽吗?想到此,困扰自己的那些烦恼随之烟消云散。

年少时代就是这样,带着执拗、单纯与美好的愿望。

后来参加工作远离家乡,成了真正的外乡人。与那个年代相比,一切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铁拉近了地域的距离,现代化进程加快了人员流通的步伐,置身于五湖四海的洪流中,周围竟很难找到一个家乡人。当异乡逐渐成为比家乡还要长久之地,当异客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以籍贯来称呼一个人身份的事情,早已不复存在了。

我老公是一个河南人。他风趣、幽默、善良,吃苦耐劳,这是我们河南人的优点。他的小脚趾也是两瓣,我总是用秦老汉的典故来调侃,说看趾甲识人,其实久在外漂泊,以地域识人的想法只是个传说了。内心真正想要什么,自己清楚。当心中涌动着乡愁时,故乡的一粥一饭、一草一木是割不断的牵挂;当他乡成为故乡,当外乡人成了亲同手足的同事,你的内心早已跨越地域的界限,并开始包容一切。尤其,当新冠疫情肆虐,当河南洪灾告急,当五星红旗飘扬在奥运会上空的时候,浓浓的民族情结牵动着一样的赤诚之心。你的脑海里会涌现出大槐树下,华夏子孙整装待发,如同医务人员、消防人员,以及千千万万个爱国人士那样,保家卫国,摇旗呐喊。

秦老汉说的书无从考证,但洪洞大槐树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人们追根溯源,寻根问祖,不过是在追求心灵的归属。它如一个路标,引领着人们,一直向前……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