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这个名称最早是用来泛指所有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和西域传来的乐器(3)
京胡制作“量身定制”的非遗

制作京胡的工具。
源于西域被本土戏剧广泛使用
古丝绸之路这条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之路,使得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密切起来,我们民乐的乐器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之一。胡琴这个名称最早是用来泛指所有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和西域传来的乐器,包括琵琶、二胡、四胡、板胡等50多种乐器,京胡在内,它是一种以拉为主的乐器。
胡琴大概在隋唐时传到中原,在唐代的时候,胡琴还不是以拉为主,而主要是弹拨,在南宋逐渐发展成以拉为主。宋元明清之际,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迅速,交流频繁,胡琴也在明代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当时民间戏剧活动活跃,戏剧和说唱之间需要频繁地使用胡琴,这个由西域传入、逐步本土化的乐器,在本土化的过程当中,得到了本土戏剧、各种说唱门类广泛地使用,越来越普及,种类也越来越多。
1790年正逢高宗的八十大寿,四大徽班从南方陆续进京为庆典表演,徽汉合流形成京剧也在此时期,并有了皮黄之分。而胡琴由于地方戏唱腔风格的需要,逐渐分裂成了几种不同的样式,京胡应运而生,成为京剧文场中的主弦乐器。

史善鵬制作的四大名琴。
后来京胡的发展可以说是随京剧发展而发展。因京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京剧演出的效果,所以许多著名的琴师与制作京胡的手工艺人一起参与到京胡的改革中,最初的京胡担子全长只有1.4尺长,为了高亢的唱腔而设计的筒子内膛直径为1.3寸。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为梅兰芳伴奏的各琴师,根据梅派特点,将京胡担子加长到1.62尺,筒子内膛加大到1.45寸,使其可以拉出宽厚的重音。
后由京剧演员在演唱中不断降低高音,讲究行腔圆润,京胡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京胡的尺寸从小变大,音色变得更浑厚,调式丰富起来,新增了半音、开花音等调式。软弓京胡也开始向硬弓京胡转变,硬弓京胡发出的声音刚劲嘹亮,在那时没有麦克风的剧场里,使最后一排都能听得见。

史派京胡制作技艺传承第二代传人史志贤向其子史优生传授京胡制作技艺。
醉心作品,传承精粹
史派和洪派是京胡产生之后两大有口皆碑的京胡制作技艺派系。洪派的创始人是当时著名的京胡制作大师洪广源。洪广源老师1923年进京后在其表姐夫开的文兴斋乐器店学徒,经过不断地研发和打磨,形成了自成一派的制琴风格,并得到当时许多著名琴师的认可和青睐。第二代传人许学慈经推荐拜洪广源为师,从为全国各地的民族乐器维修到后来为杨宝忠、姜凤山、燕守平等京剧大师制琴,首创了京胡制作技艺的四项内容:“琴担向后弯曲”工艺、京胡“上漆”工艺、京胡琴筒后口“圆截面”工艺、用月乌木和红木做轴料。
相关阅读
-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