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车为家 环攀中国(5)
以车为家 环攀中国
大魏:我不希望在一个地方待一辈子,中国有很多岩场我都想在这里待上1-2个月,好好爬线路,感受不同地域文化,比如说六盘水、格凸,还有枣庄。
户外探险OUTDOOR:这样长期在各处攀爬,你是怎么把握爬线和休息的时间分配的?
大魏:当我们到达一个岩场,当天选择休息,第二天开始攀爬。爬两天休息一天,有时候休息日安排在我们行程的车途中。
户外探险OUTDOOR:东南西北的各地岩场,都有哪些不同?都有哪些推薦?
大魏:我们去过的重庆、六盘水、格凸,这些地方是石灰岩,主要以运动攀为主。西安、北京的岩石是花岗岩,就有很多抱石线路和传统线路。丽江老君山是红色的砂岩,攀岩线路主要是传统线路。
不同岩石的特点,造就了不同的攀岩方式。不同的岩石质地,又有不同的手感,花岗岩摩擦力大,石灰岩要光滑一些,砂岩表面软。这就是我喜欢野外攀岩的原因之一,岩壁造型千变万化,每条线路都以独一无二的形式存在。
户外探险OUTDOOR:你遇见最美、最适合出片的岩场在哪里?
大魏:重庆水江岩场的岩壁造型非常独特,一块笔直的岩壁立在半山腰。周围的视野开阔,可以看到远处的村庄。格凸同样也很不错,100米高的上穿洞,仅远远看着就已经非常壮观了。


户外探险OUTDOOR:从出发到现在,感觉国内这些地方的岩场哪里最难?
大魏:重庆水江的线路偏难,因为整块岩壁有50度左右的仰角。
户外探险OUTDOOR:你认为中国的自然岩壁资源,发展得如何?有什么想对国内的野攀群体说的?
大魏:中国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开发的潜力很大。就目前中国已经开发的线路足够攀爬了,很多岩场因为没有人维护,已经无人问津,荒废掉了。从2010年开始,中国开始出现了很多新的岩场,线路数量翻倍增长。之前我们一直在担心线路数量太少,不够攀爬,其实线路已经是足够了。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线路维护上,让一些被关闭,或者鲜为人知的岩场重获新生。
家在格凸的热心网友:我家就在格凸附近,也知道格凸这个地方,但不知道它是攀岩胜地,虽然我不攀岩,但我们附近的信息是了解的。像现在这样,攀岩运动在国内兴起,格凸会不会再次崛起?
大魏:格凸拥有独特的岩壁资源和高质量的线路,有这两个因素在,格凸就会有再次崛起的机会。目前格凸只是处于一个低谷中,需要大家去唤醒。格凸发展成现在的状况,主要还是因为这里的生态圈的某一个环节被打破了。线路无人维护,来的攀岩者越来越少,吃住的便利性也因为来的人少而变得不够便捷,因为小商户看不到希望,自然也就把店铺关闭了,出去打工。格凸想要再次繁荣,必须要让这里拥有一个良性的生态圈。
相关阅读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