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梦——蓝色角逐(三)(4)
拾梦——蓝色角逐(三)
据统计,从1930年到1935年,国民党海军经费平均每年只占全国军费的3%左右,竟与日本相差了155倍!在1937年度南京政府的国防建设费中,海军建设费仅够制造一艘小炮艇。
抗日寇 迎胜利
尽管如此,一些进步的爱国人士仍然在为抗战进行不懈的努力。
其中就包括当时中国海军部长陈绍宽。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图8)。

(8)抗日爱国将领陈绍宽曾为中国海军建设作出贡献
抗战年代,为了建设海军,陈绍宽常年睡在办公室里。当蒋介石政府为一己之私不惜牺牲国家主权时,陈绍宽作为当时海军的最高统帅,却在想尽办法增加装备,为抗战做准备。
在他的动员下,江南造船所不计成本日夜奋战,建造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船坞——三号船坞,以修造2万吨级的舰船(图9)。据统计,到1937年,江南造船所共为海军修造大小军舰85艘,新造39艘,总排水量近4万吨。为此,江南造船所的民用船只建造受到极大影响,仅从1927年到1933年,江南为海军垫支的舰船修理费就达到330多万元。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在北平卢沟桥全面爆发,仅仅一个月后,日本军舰开始炮轰中国第一经济重镇上海。他们叫嚣要在3个月内沿长江而上,占领当时的中国首府南京。危急关头,依然十分弱小的中国海军责无旁贷地出战了。

(9)江南造船所的三号船坞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船坞
江阴,地处上海南京之间,是南京的门户和咽喉地带,历来都是锁航要塞。此时,日舰希望打开江阴的通道,以便溯江而上,与占领上海的日军夹击南京。但江阴从明朝起就布炮设防,这个镇守长江的战略要地当然不让日军轻易得手。
然而,江阴保卫战却是从中国海军舰艇的自沉开始的。
二战前,日本海军已经是世界第三大海军强国,拥有各种舰艇 300余艘,总吨位120多万吨。它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军力甚至不低于当时海军第一强国美国,与中国相比,日本当时拥有的舰船总吨位是中国海军的25倍。
万般无奈下,从1937年8月11日起,陈绍宽下令将40多艘相对老旧的军舰凿沉,在长江航道上构建一道人工封锁线。中国海军亲自凿沉了相伴数十载的舰船,惨烈而悲壮(图10)。

(10)沉船筑起了一道人工封锁线以抗击日军
封锁线后排列的是中国实力最强的第一舰队。舰队旗舰平海舰,其他舰船如逸仙号、民权号都是江南造船所修造。此刻,它们都知道这场战役寄托着阻敌沿江西进的全部希望。
相关阅读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