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资讯 >

大内秘档流失记

2023-05-24 15:18:51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大内秘档流失记,重 访 珍宝蒙尘无人识 机密档案成废纸 1922年的一天,北京城里最繁华的长安大街上,一辆挨一辆的五十来辆马拉大车浩浩荡荡。车上都堆满了麻袋,引得无数路人驻足观

大内秘档流失记

重 访

珍宝蒙尘无人识 机密档案成废纸

1922年的一天,北京城里最繁华的长安大街上,一辆挨一辆的五十来辆马拉大车浩浩荡荡。车上都堆满了麻袋,引得无数路人驻足观看。

马车队由紫禁城出来,往西行进,负责押运的人是西单一家纸店的两个老伙计。麻袋里的东西大部分被运到河北的造纸厂。可是过了没几天,这些东西又运了回来,价钱比原先涨了两倍。此时,京城传言,这家纸店买卖的是故宫里的东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些麻袋里装的真是传言中的大内之物吗?

曾经担任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整理部主任的秦国经,从事明清档案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四十多年,他为我们讲述了这段档案史上有名的事件。

档案,是对以往史事的真实记录。而大内档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却陌生而神秘,深宫内院,皇室,有多少秘密隐藏其中。

秦国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前档案研究部 主任):大内档案是明清700年来存于皇宫的档案,当时的人将京城或者皇宫内称之大内,所以存在那里的档案就叫大内档案(图1)。

(1)大内档案(部分)

大内档案,是研究明清历史的珍贵资料。清朝时就被人们视为秘藏之物,清代有本笔记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九卿、翰林有终生不得窥其一字者”。翰林,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官位到了这种程度,都可能一辈子难见到的这么机密的皇家档案,怎么会卖给了一家纸店呢?

民国十一年,也就是1922年,北京城老字号云集的西单路口西南角,一家名叫同懋增的纸店里,几位顾客正在店里挑选宣纸。这时,又一位顾客上了门,一个眼尖的伙计认出,来人是历史博物馆的傅庶务。庶务,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伙计赶快将他让到里间,并且请来了经理。

寒暄之后,傅庶务接下来的一番话,有些出乎程经理的意料,原来,傅庶务今天不是来买东西的,而是要卖给程经理一批货,

因为从没收过这样的货,总价又非常高,程经理有点为难,然而禁不住庶务的连番劝说,“放着这笔生意你不争取,将来肯定会后悔的”。

就这样,同懋增用四千零五十元银元买下了这批货,一批在他眼里能带来丰厚利润的货。

四千多银元,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钱,足以在京城繁华地带买下一个两进的四合院,

重金买来的这些货物全装在麻袋里,总共有8000只麻袋。重量大约是十四万六千斤。随后,纸店对这些货物进行了一些特殊的处理。

秦国经:他买下并不是为了收藏或者阅读,而是为了造纸化纸浆。运往哪儿呢,一个是唐山造纸厂,一个是定兴造纸厂。

相关阅读

  • 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幻灭——蓝色角逐(二)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师夷——蓝色角逐(一)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