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秘档流失记(6)
大内秘档流失记
1917年,教育总长的职务由傅增湘担任,这位傅先生,就是鲁迅先生文章中提到的F先生。
这位新上任的教育总长,也给他的下属发出了整理那些麻袋的命令,鲁迅奉命开始整理档案。可在这个过程中,鲁迅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傅总长每次以整理为名拿走的档案,还回来的时候总是少了一些。
孙郁(鲁迅博物馆馆长):傅增湘是一个藏书家,他很喜欢这些东西,鲁迅也就知道了他们因为太喜欢,在整理过程当中就把自己喜欢的留下了。
傅增湘在《藏园群书题记》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述:余于戊午(一九一八)长教部时,发敬一亭所庋内阁红本麻袋,拣出宋残本数册,命储之历史博物馆中。其散落于厂市者,李椒微收到数册,余亦收得二册。宋版书当时的价格,已是一页一两黄金了。
鲁迅当时很悲哀,说这些应该是国家的东西嘛,但是他们自己给留下了,鲁迅也很感慨,在中国公共的文物太不容易保护。如果是行家,会被偷光;如果是外行,就会把它糟蹋光。
如果以为这些大内档案放在了历史博物馆算是有了自己的归属,从此可以安定,那就错了。1922年前后,时值军阀曹琨贿选时期,政府财政空虚,以致像教育部这样的机关连工资都发不出了。工资拖欠太久,难免怨声四起。教育部所属历史博物馆无奈之下,经请示批准,就将放置于故宫的档案出卖了。于是就有了历史博物馆和同懋增纸店之间的交易。
罗振玉花高价买下的大内档案,好不容易运了回来,可是存放在哪里呢?又让他犯了难。
罗随祖:他就赶快在广安门外租了一个货栈,三十几间屋子,从地面一直摞到顶棚。
又过了几年,北洋政府财政状况稍好一些了,看到档案颇有油水,又想从罗振玉手中购回这批档案。清史馆想要,日本人也在窥伺。一下子,这曾经被变卖的废纸又成了抢手货。
罗随祖:出乎意料,也很有戏剧性,本来当作废纸的东西,还有这样的价值。很多外国人听到消息后,也来请求希望买这个档案,而且通过当时的外交途径,通过使馆来提出购买档案,被我祖父一口回绝了。
?渐渐地,彰仪门货栈的租金,罗振玉也支付不起了。他找到了南城一家名叫善果寺的寺庙,把麻袋堆放在寺里的空房里。这是当时他所能找到的价钱最便宜的库房了。但是,档案整理也需要资金,它令罗振玉捉襟见肘。
终于,罗振玉决定把大库档案卖掉。买主姓李,名盛铎。被后人评价为“文物档案贩子”。之前他曾趁机从大内档案中淘过宝。交易前,罗振玉向他提出了一个特殊的条件。
罗随祖:当时和李盛铎约定,档案无论如何不能够卖给外国人,不能够散失,这是他们交易的唯一一个条件。
相关阅读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