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秘档流失记(5)
大内秘档流失记
内阁的其他官员,都主张按旨行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说你那么小一个官,多事!说照例焚毁你还罗嗦什么。我祖父就着急,到处奔走。
?罗振玉找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晚清重臣之一张之洞。张之洞曾联名上奏,要求废除科举。然而这次,这位内阁大学士兼学部大臣也嫌罗振玉多事。
罗随祖:张之洞就说,皇帝已经批下来了,我怎么能说不焚毁,你这是给我找麻烦。他说不是麻烦的事情,这个太重要了,历史档案一旦焚毁了,后悔莫及,
此时,一场大雨,大库一面墙坍塌了。对内阁大库进行维修终于排到了清政府的日程上。档案无法继续存放,但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转移,它们终究还是要被烧掉。大内秘档就是从这里,开始了它多灾多难的命运。要想避免被焚毁,这成千上万卷的档案,就必须挪出去。
罗随祖:最后张之洞讲了,说你不要多说话,你悄悄把它保护起来就完了,不要让人家反对你。
可这么多档案,如何转移?费用谁来承担?既然罗振玉想要保护档案,就必须想方设法自己解决。
罗随祖:若要全部装箱需要五六百个箱子装,没有箱子装,就装在麻袋里头;没有运费他说我出运费,我个人出,运出来。
就这样,大内秘档被装到麻袋里,足足装了8000袋。放在了学部后屋。这是罗振玉第一次保护大内档案,所以当他在琉璃厂见到档案时才会脸色突变。
没过几天,学部的官员不满意,下令把它们搬出学部。这十多万斤档案,哪里才是它们的容身之地呢?
乱世奇珍屡损毁颠沛流离无定所
国子监在清朝称为太学,是科举考试的考场。自1906年清朝的科举制度废除后,这个地方就冷清了下来。于是从紫禁城迁移出来的大内秘档就放在这里。原本作为考场的敬一亭,被几千包麻袋填满了(图8),

(8)曾存放内阁档案的国子监敬一亭
1912年, 刚过而立之年的鲁迅,应当时的北洋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在教育部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就在这一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了历史博物馆,并在国子监成立了筹备处。存放在国子监的大内档案,理所当然就成了历史博物馆的第一批藏品,
后来,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迁至故宫午门楼,档案也随之移至午门外朝房里,还有一部分堆放在端门的门洞里。
罗随祖:当时历史博物馆派十几个人,一人拿一个木棍,把麻袋挑开,拿棍子拨拉,说你看到完整的,水没有浸过的,整齐的就把它留下来;烂的,麻袋有破,进了水,露头就拨到一边,扔掉。名之曰整理,实际上是一种破坏,本来是按年代按秩序装的麻袋,现在这么一弄全都搞乱了,都分散开了。
相关阅读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