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韩故城(5)
郑韩故城
据记载,周代的大型祭祀活动,祭天在南郊,祭地在北郊,由于在城外进行,所以称为“外祀”;祭祀宗庙、社稷在城内,称为“内祀”。这处遗址恰恰是在城内。
按照“左宗庙,右社稷”的规制,这片遗址处于城内宫殿遗址的右前方,可以断定它应该是祭祀江山社稷的场所。
当时祭祀社稷是国家的头等大事,选用青铜礼器和殉马,既显示祭祀者的权力、地位与身份,又能作为对神的贡献,并以乐舞娱神,从而达到人神沟通与交流,获得神的佑护。
因此,这些青铜礼乐器应该是在一次次大型宗教的祭祀活动中埋入地下的。这一尚属首次的考古发现,印证了文献对祭祀礼制的记载。
蔡全法:按照周礼制规定,国王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
?青铜礼器的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在西周时期最为显著,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则逐渐失去了它的标志性作用。
春秋时期的祭祀用乐,往往是歌乐舞配合使用,而郑国祭祀用乐,主要是编钟。出土的郑国编钟,多数是分上中下三层悬挂,具备高、中、低三声部。
马俊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这些钟的发现,填充了编钟音乐史的一个空白。
郑国的音乐久负盛名,与卫国的音乐合称“郑卫之音”,曾经风靡列国,尤其以郑国的音乐影响最大(图9)。

(9)出土的编钟今天仍能够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
2002年9月,考古专家在这里又发现了1000多座墓葬,埋葬有20多位郑国国君。同时,在郑韩故城中,首次发掘出保存良好的庞大车马坑。
马俊才:我们对一座春秋中期郑国国君级人物的大型陪葬坑周围钻探调查,结果发现数以千计的大小墓葬。
由于盗墓猖獗,郑国贵族墓大量珍贵的随葬品已不复存在。反而是属于陪葬次角的车马坑成了今天郑韩故城考古发掘中的主角。
专家:大型的带盖子的是可以躺卧的鞍车;中型的上面装饰象牙扶手和青铜配件的是仪仗车;小型的只能站一到两个人的是乘车。
与秦始皇兵马俑相比,这里的车马坑群时间要早400多年,面积大约5万平方米,墓葬多出2400多座(图10)。

(10)郑韩故城有中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车马坑群
今天,河南省境内保存的100多座春秋古城,郑韩故城居于首要位置,最负盛名。它不仅在全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同时期古城中保存最完整的。
马俊才:郑韩故城目前保护完整的有东西城墙5000余米,南北城墙4500余米。
相关阅读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