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资讯 >

忠恕之道——于丹《论语》感悟(3)

2023-05-25 16:54:31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忠恕之道——于丹《论语》感悟,儒家的经典就教给了我们自省、认知的一条可行之路。有些人知道自己不好,也看见了自己的过错,却是闻过而饰非,孔子就感慨,说,已矣乎!吾未见能

忠恕之道——于丹《论语》感悟

儒家的经典就教给了我们自省、认知的一条可行之路。有些人知道自己不好,也看见了自己的过错,却是闻过而饰非,孔子就感慨,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他说算了吧,我还真没见着过看见自己错了就认认真真反躬自省,从内心给自己一场诉讼、去检讨看看自己有什么不足的人。也就是说,一件事情自己错了,或者能力不及,却常不自觉就把理由推在别人身上。

我曾经看到一本管理的书籍,说现在国际上一些大公司在一周5天的工作日里专门有一天定为无借口日。5天都让你不找借口很难,但是将一天,不管你出了什么样的闪失都不要找借口,培养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其实这样的习惯成了自然,也就达到了孔子所说的那个境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也就是一个人内心温柔敦厚,有所涵养,保持着一种反躬自省的能力,薄责于人,心自己厚道了,对别人的责怪就少了,

于丹感悟:自己的心厚道了,对别人的责怪就少了。这样的话,则远怨矣,就会远离别人的抱怨。自己也不抱怨了,别人也不抱怨了,实际上也就已经从忠推到了恕。

恕之道 推已及人

孔子有一个学生,觉得做人的道理太多了,记不住,就请教孔子,希望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所有的道理,而且可以受用终生。孔子就给了他一个字,这就是恕。一个恕字可以终生受用。

我们之所以提倡恕,是因为它难。这个恕的出发点是将心比心,而后才会宽容。然而宽恕也是有前提的。我们今天的社会有两条无形的线,一条是以法律为核心的制度线,它是保底的;另外一条是以伦理为核心的道德线,它是提升的。也就是说恕道不是无边的,我们永远不要以为恕道能够到法律底线之下。所以在可控的空间之内,我们的心如何宽容?宽容源自于理解,这种理解就是看一看他人的境遇和自己的生活。

恕,就是要善待别人,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使别人不能善待自己,或受到了伤害时,还是应该宽恕为怀。

孔子曾经说过,以直报怨,用正直坦荡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它化解是最好的方式,而不是纠缠不休。

古希腊神话里面有一个大力士海格里斯。有一次海格里斯在路上碰到一个小袋子,它静静地躺在很窄的山路上,挡路了。海格里斯想要把路清出来,便踢了它一脚。没想到踢了一脚,这个小袋子膨胀了一下,大了,也不动,海格里斯生气了,上去啪啪又踢它几脚,这个袋子越踢越大。海格里斯找了一根大棒子,就开始打,打到最后,这个袋子就大到把这条路给塞满了。这个时候路边出来一个哲人,静静地跟他说,大力士啊,你不要跟它较劲了,这个袋子的名字叫仇恨袋。这个世界上只有仇恨是这样的东西,当它出现在路上的时候,你置之不理,根本不碰它,把仇恨扔在一边,它也就这么大了,它不会给你造成更大的障碍。当你逐渐走远了,它就被忘记了。但是如果你跟它较劲,你越踢它,越打它,仇恨袋的原理就是越摩擦越大,最后它会封死了你整条人生道路。人这一生有太多太多要走的路,有太多太多远大的梦想,仇恨袋在我们行走的每个路口都若隐若现,关键是你一定要过去较这个劲吗?什么是恕?当我们对这个世界真正有了体会,知道人生有很多的无助与苍凉,了解他人的艰辛和自己道路的远大,对自己内心的忠诚真正把握了,对于自己怎么样去走这个路,就会得出来自己的结论。

相关阅读

  • 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师夷——蓝色角逐(一)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幻灭——蓝色角逐(二)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