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之道——于丹《论语》感悟(4)
忠恕之道——于丹《论语》感悟
中国人常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仇人多一堵墙。 当心中充满仇恨时,生活就成了地狱。孔子以一个恕字,包括了所有的道理。但为什么这个恕字并不容易做到?是什么原因,令我们常常觉得生活中充满了痛苦呢?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艾丽斯,她提出过一个情绪困扰理论。她说一个人因负面情绪而引起的人生困扰,往往不是因为事件本身,而是因为人的信念。信念又源自什么呢?源自于你对事情的判断。遗憾的是,人往往从一些片面的判断出发,夸大了负面情绪和痛苦,所以这种负面的情绪就产生了、形成了一种困扰。也就是说,判断导致信念,信念导致情绪,情绪导致困扰。在艾丽斯这个理论中,并不是事件本身造成了人的困扰,同样的事件,不同的判断会导致不同的情绪投入。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心都不能宽容的话,那何谈宽容别人呢?如果你跟自己都较劲,有很多事情都过不去的话,那你看这个世界肯定处处都是狭窄的。
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过新年,想买双新鞋,便去各个鞋店挑选。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总觉得这个鞋店的款式不好,那个鞋店的价钱太贵,等到款式、价钱都合适又没有他穿的号码了,结果挑了一整天,一双好鞋没挑着。直到黄昏,当他无比郁闷地往家走的时候,迎面过来了一个坐轮椅的人,他一看,说哦,这个人连脚都没有,他没有这烦恼,他用不着去挑鞋。这个挑了一整天没挑着合适鞋的人站在那里,心里突然明白了一种侥幸,就是自己还有鞋可挑,何必要那么挑剔呢?你总归能找到自己的鞋,相比于那些连鞋都没有权力去挑选的人来讲,你是幸运的。所以人看这个世界,该抱着什么样的角度呢?我们往往是在一种片面的情绪里夸大了自己的痛苦,所以要对别人实行恕道,对他人、对世界有宽容之心,前提是放弃跟自己的这种较劲。
有很多时候,人总会看见不曾拥有的,而对眼前拥有的一切会忽略。怎么看待自己的生命,建立自己心灵的坐标,是你能不能对世界抱有希望和宽容的前提。每一个生命有机缘在这个世界上,走到今天,走到我们目光的相遇,这都是一种值得感恩的机缘,恕道里面还包含了一种深刻的渊源就是感恩之心,
感恩二字偏旁都从心,也就是说,我们的心中现在由于过于匆忙动荡,把太多的东西看作是本分,而不是情分,如果人看到什么都是本分那就不会有感激,如果看到情分更多,那就会有一种珍重之心。所以忠恕里面是包含感恩之心的,这种感恩就是对当下的一个朴素的寻常的机遇:此刻能对自己身边的人抱有一种深深的珍重和淡淡的感怀。这样的一种心情,会让我们对世界更加宽和。
相关阅读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