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模样——宇宙大爆炸(2)
宇宙的模样——宇宙大爆炸
(3-2)
(3)图组:(3-1)古思对狄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2)华裔物理学家戴自海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磁铁都有两个极:南极和北极。如果我们把一个磁铁棒从中间切开,我们会发现切出的两段还是各自有南极和北极,而不会只有一个磁极——磁单极。
1979年,古思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宇宙大爆炸中,在极高的温度下,有可能产生非常多的磁单极,并且会一直存留到现在。但是,尽管人们曾用实验去寻找,却一直没有找到。古思这样解释这种结果:磁单极产生后,宇宙发生了一次极迅速的指数式膨胀。
一般地说,由于引力的作用,宇宙膨胀的速度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慢。但是,古思认为在形成磁单极的时候,宇宙中可能有一种特殊的能量,能够使膨胀的速度不变,这样就会发生指数膨胀。所以宇宙的体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变得非常大了。
已经产生的磁单极个数不变,而宇宙空间的体积在指数膨胀中却迅速增大,于是磁单极变得很稀少,不会再与实验结果相冲突。 古思为这种发生在宇宙早期的指数膨胀起了个名字,叫作“暴胀”。
“暴胀”在英文中的原意是指把气球吹胀,后来泛指某些数字迅速变大。在经济学里,把它译为通货膨胀。在宇宙学界,现在一般译为暴胀(图4)。

(4)古思“暴胀”理论图示
这时古思回忆起一年前狄基的报告,他意识到,为了解决磁单极问题而提出的暴胀理论,其实也可以解决狄基的宇宙几何问题:如此剧烈的膨胀会把原来弯曲的空间拉直,就好像我们用力拉一块褶皱的橡皮膜,可以把它拉平一样。因此,如果在宇宙的极早期发生过一次暴胀,那么我们可观测的这部分宇宙几何就非常接近平直空间了。
暴胀把原来很小的空间拉伸成很大空间,原来小空间上十分明显的测不准效应造成的涨落也被保留下来,成为大尺度上的不均匀性,这也正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星系的种子。
尽管暴胀理论可以解释一些理论上的重大疑难,但它究竟是否正确,还需要用观测加以检验。按照暴胀理论,我们可观测的这部分宇宙的几何非常接近平直,所以物质的密度应该等于临界密度,那么,这个预言是否符合观测呢?
暗物质与暴胀
我们用望远镜能直接看到星系中恒星发出的光,根据这些星光我们可以推断宇宙中恒星贡献的物质密度。这个密度只有临界密度的百分之一左右。当然,我们知道恒星之间以及星系之间都分布着一些气体。但即使把这些星际物质,或是气体与尘埃贡献的密度加添进来,把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总密度也不超过临界密度的百分之五。
相关阅读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