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追星族”(2)
专业“追星族”
白天是繁忙于各项事务的天文馆馆长,夜晚是享受室外观测乐趣的天文爱好者。朱进的双重生活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双重乐趣。
朱进出生于1965年,4岁时跟一起下放干校的父母到河南,在农村度过了愉快的童年时光。直到上初三才回到北京。
朱进:至少中小学阶段基本上是玩过来的,上大学后,稍微努力了一些,但是我觉得还是玩的时候比较多。
1981年,朱进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在大学里,他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黎(北师大天文系主任):朱进非常活跃,是一个特别自信的孩子(图3)。

(3)大学时代的朱进是个深受同学欢迎的活跃分子(前排右一为朱进)
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朱进顺利地考进了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完成了6年的硕士和博士的学习。
河北兴隆,在群山环抱的山丘上伫立着一些外形奇特的建筑,这里是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博士毕业后,朱进在这里工作了8年。他常常一上山就呆上十天半个月。山里的夜晚格外寂静,这正是朱进忙碌工作的时刻。这里交通不便,通讯落后,有时连吃饭都成问题。但朱进对这样的工作却乐在其中。
朱进:每个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一种乐趣。
就在这片天空下,朱进带领的小行星项目组共发现2736颗小行星,其中已经有1157颗小行星获得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
也正是在兴隆,一个偶然的事件把朱进从一个冷静的天文学家变成了一个狂热的天文爱好者。
1998年11月,狮子座流星雨是自1966年之后近30年中最大的一次流星雨,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观测狂潮。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工作的朱进接手了一个和丹麦流星协会合作的项目,负责在中国观测和记录流星雨的数据。
流星爆发,纷纷划过天际的壮观景象深深地震撼了朱进。流星用它特有的方式展示了星空的雄浑神秘之美,也让朱进把目光更多地从电脑屏幕前转向了浩瀚的星空。
朱进:观测的时候,你完全不知道可能会看到什么。比如说下一个流星有多亮?速度有多快?在什么时间出现在什么方向?有没有余迹?这些都是很难预料的,所以它会给你带来一些很不一样的感觉(图4)。

(4)朱进观测录制的流星雨资料
专业天文学家的工作并不需要长时间地观看星空,他们常常是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和其他仪器设备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与此不同的是,天文爱好者最爱做的就是仰起头来在无云的夜里,用肉眼或者望远镜仔细地在广袤的夜空中观察和搜寻星星。
相关阅读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