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才不遇——诗歌唐朝(4)
怀才不遇——诗歌唐朝

(5)传说中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画像
王昭君的遭遇引起后人无尽的同情和感叹,李白、杜甫都为她写过诗。李白写了一首诗叫《王昭君》:“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他说,王昭君西嫁了,汉朝的月亮一路跟着她。到了天涯,伴随王昭君西行的月亮回来了,但王昭君一辈子再也没有回来。匈奴的燕支山一年四季寒冷,没有花草,天上下的雪花就是它的“花”。王昭君嫁到那里后憔悴衰老,最后死在了黄沙漫天的异乡。因为王昭君生前没有黄金送给画工,画工把你画得不那么美,你就没有机会得到皇帝的恩宠。你这样死去让后人为你叹息。王昭君的墓在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边,传说到了冬天,当地的草都枯黄了,唯有王昭君墓上的草是青的,所以人们称王昭君墓为“青冢”(图6)。

(6)“青家”墓碑上刻有“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高度评价了王昭君出塞和亲
杜甫同样写了一首诗凭吊王昭君。杜甫晚年来到长江三峡边的夔州,一连写了5首诗来缅怀曾在那个地方活动过的5位古人。他缅怀的是哪些古人呢?第一个是庾信,庾信是魏晋南北朝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文学家;第二个是宋玉,宋玉是跟屈原同时代的一个大作家;第四个是刘备;第五个是诸葛亮。这里有两位是男性的大文学家,另两位是男性的英雄豪杰。那么第三位是谁呢?是王昭君。王昭君是被缅怀的惟一的弱女子,但在杜甫的心目中,王昭君同其他 4人一样,都是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第三首中写道:“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长江两岸的崇山峻岭,一直奔腾到西陵峡,最后冲出荆门山来到江汉平原。诗中的明妃就是王昭君。古代皇帝的名字其他人不能用,因为晋文帝名叫司马昭,人们就把王昭君改成王明君,所以也有人管她叫明妃。在这里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就是王昭君出生的地方。因为王昭君生长在此,现在就叫作昭君村,昭君村今天在湖北省的秭归县。
杜甫的这两句诗引起后人很多的讨论。
明朝有一个人叫胡震亨,他说杜甫这首诗的头两句起得不好,怎么不好呢?他说长江两岸的崇山峻岭一路飞奔东去,气势非常雄伟。应该说这样雄伟的气势里诞生了某一个英雄人物才对,但现在是诞生了王昭君这样一个弱女子,两者很不相称。但清朝人吴瞻泰就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说,杜甫这首诗的这个头起得非常好,杜甫是说这么雄伟的山川精华都凝聚在一个小小的村庄,这个村庄产生了王昭君这么一个人物。杜诗评价王昭君“窈窕红颜,惊天动地”。这样一个柔弱的女性,却是一个惊天动地的人物。应当说,从客观上看,王昭君远嫁匈奴,促成了南匈奴和汉朝之间更加和平友好。王昭君嫁去以后,连续40年间没有战争。但对于王昭君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生悲剧。“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琵琶曲里有《昭君怨》,就是弹奏王昭君心中怨恨的心情。杜甫对王昭君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相关阅读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