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陵地宫(2)
宋陵地宫

(3)出土的玉册
另外,还发现了一批瓷器。
孙新民:瓷器有80多件,其中能复原的有40多件。主要是越窑精品瓷器,秘色瓷,有直径30多厘米的龙纹大盘,还有套盒(图4)。

(4)出土的瓷器
皇后陵挖掘结束,接着就要对帝陵挖掘。到了1986年,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但学术界慎重发掘帝陵的呼声越来越高,有关部门重新研究后,决定暂停对宋陵地宫的发掘。
但是,帝陵和后陵毕竟不可同日而语,探索帝陵地宫仍然是巨大的考古诱惑。
北宋帝陵的地宫到底有多大?里面是否有价值连城的宝物呢?
秦汉以来,皇帝往往一登基就开始为自己修造陵墓。许多皇陵修建长达数十年,而宋陵却只修建短短的7个月。
除从开封迁葬到巩义的赵匡胤父亲赵宏殷的永安陵,巩义陵区的第一座帝陵是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赵匡胤在位17年,正值盛年的他选定巩义为大宋的陵区,却从未提过建陵之事。
公元976年10月20日,年仅49岁的赵匡胤突然驾崩,巩义皇陵不得不仓促开工。永昌陵建好后,赵匡胤的灵柩从开封被护送到巩义下葬(图5)。

(5)宋太祖赵匡胤
席延昭(巩义市文物保管所专家):当时送葬队伍有2万人左右,前面是仪仗队,中间是灵柩,光拉灵柩的就有1000多人。随后是皇亲国戚,再后面是大臣。送殡队伍浩浩荡荡,从开封到巩县半个月左右。到达陵区时,距赵匡胤去世正好7个月。
刘坤太(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宋代后来就延续下来,皇帝生前不修建陵墓,死了以后在7个月内建好陵墓进行安葬,形成了“七月而葬”的惯例。
除七月而葬,其他皇陵的规模和建制都与赵匡胤的永昌陵基本相同:坐北朝南,帝陵陵区由安葬皇帝棺木的上宫、进行祭祀的下宫以及附葬的皇后和王室子孙的墓组成。
由于时间紧迫,宋陵的修建工程非常残酷,建造赵匡胤父亲赵宏殷的永安陵时,仅被石头压死的民工就达200多人。
采石碑刻详细记载了宋第七代皇帝哲宗永泰陵修建的情况。公元1100年初,宋哲宗驾崩,农历二月初十,4600多人的采石队伍抵达距离陵区30多公里的粟子山。到五月初十,也就是在3个月的时间里,这些工匠必须采集27600块石材。为运输这些石材,又动用了士兵和民夫1万多人。加上修陵的工匠4万多人,共有5万多人被集中到陵区劳动。
相关阅读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