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陵地宫(4)
宋陵地宫
宋高宗赵构闻讯,命令河南镇抚使翟兴和抗金英雄岳飞北上,驱走金兵,修复了皇陵。这样,巩义就成了宋金两军拉锯的战场。宋军撤退后,金兵的报复更加强烈,掘墓烧房,砍树伐木,原本松柏茂密的陵区很快变得千疮百孔。
公元1130年,金人在大名府封宋朝的降官刘豫为大齐皇帝,这让北宋皇陵又遭到了另一番劫难。
刘坤太:有一次,刘豫发现一名士兵拿了一个非常精美的水晶碗,当得知这个水晶碗是从永裕陵盗来时,刘豫就让他儿子组织了一个挖墓队伍,就是史书上称之为“淘沙队”的,重新把宋陵挖了一遍。
“淘沙队”是继东汉末年的曹操以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有记载的官盗机构。淘沙队主要以未被金兵盗过的皇家陵墓为主要目标,对金兵已盗过的陵墓也再次挖掘,甚至连老百姓的墓也不放过。
席延昭:这是属于官盗啊,对宋陵是雪上加霜。
刘豫的毁灭性盗掘,使那些生活在陵区的僧尼、柏子户等无处存身,只好流落他乡。从此,北宋皇陵再无专人管理,民盗相继兴起,其中最有名的一个盗墓贼叫朱漆脸。
孙宪周:朱漆脸盗宋太祖墓,太祖的身材比较高大,很胖,他想把太祖的玉带取下来,就用一根带子套在太祖的脖子上,把太祖尸体拽起来。太祖的尸体已经腐烂,一拽,从太祖嘴里喷出好多黑水,喷在他的脸上。从此他就留下了一个黑脸。
1278年,南宋灭亡,元朝建立。蒙古人怕宋代的遗民怀念先朝的皇帝,又把北宋皇陵的建筑全部烧毁。
所幸的是,宋陵被划为官地,不准百姓打柴放牧,不准种植庄稼,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建筑遗址,特别是保护了石雕像。
1995年初,为配合宋陵抢救保护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进驻宋仁宗永昭陵,对这座陵墓的地面建筑遗址进行了一次全面勘查。
随着巩义经济的发展,永昭陵已被市区包围,所以永昭陵就被选为首个勘查的帝陵。这次发掘出了雀台、乳台、上宫、下宫等建筑遗址。
现在永昭陵的地面建筑就是根据考古发掘前按原样进行恢复的,这是目前宋陵“七帝八陵”中唯一复原的皇陵。
发掘表明,皇陵的陵台用夯土筑成,平面呈正方形,通高15米,每5米一层,共3层(图7)。

(7) 陵台复原图
孙新民:陵台表面用红土或红泥进行涂抹,看起来非常雄伟壮观。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永昭陵南高北低,居于最崇高地位的陵台却处在陵区的最低处,丝毫没有皇帝高高在上的感觉。
孙新民:北宋皇陵区的地势是南高北低,主要的建筑物在北边,等于把主要的建筑物放在地势低洼的地方了。
相关阅读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