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沧桑:卖艺姐茶楼扬名,为夫申冤告贼讨公道(9)
风雪黄梅路
旅居浮梁的黄梅籍窑工和小贩,在距张家不远的里村东岭修建了黄梅会馆,公推张时泰为总管事。会馆的主要任务是:每年过年、中秋,同乡们到此聚会一次,平时接待黄梅县来景德镇经商、贩瓷器、逃水荒、朝拜龙虎山路过的乡亲。
何浩书带全家在村头枫树脚下歇息,何慕桓一人上门拜访张时泰。张太公在镇上是名门大户,小有名气,何慕桓一问便知。
何慕桓一进大门,张时泰就笑脸相迎道:“贵客想必是何慕桓先生吧?”
何慕桓鞠了一躬,道:“莫非您就是张太公吗?”
“正是!”
“请问老伯,您怎么知道在下来访?”
“我的远房表弟梅老汉托人带了口信的,说过何先生一家的遭遇,小老儿等候多时了。”
何慕桓向张时泰拱手说:“我一家逃水荒至此,打扰您老人家了。”
张时泰示意何慕桓坐下,道:“不用客气,不知先生在此,有何打算?”
何慕桓道:“在下只有一个儿子,贱名浩书,打算领着媳妇、女儿唱黄梅戏谋生。”
“那好,我叫人去把你家人接过来,今晚就在寒舍小酌,晚饭后我送你们去家乡会馆住宿。在镇上期间,食宿费用,由会馆支付,聊表老朽的一点儿心意。”
张时泰安排之后,亲自到厨房吩咐厨娘备饭,打发人去接何家人。
不一会儿,何慕桓一家全来了,寒暄一阵就开席了,桌上摆的菜全部是黄梅风味。张希祥接到父亲派人送的信,特地从窑上赶回来给乡亲陪酒。张时泰端起酒杯,慈祥地说:“何先生,不成敬意,好在是家乡菜、黄梅酒,为乡亲接风洗尘!”
何慕桓端起酒杯,站起来回答:“谢谢张太公和少老板的关怀,在下铭记在心!”
张希祥也举杯敬酒,何浩书予以答谢。
酒过三巡,何慕桓道:“张太公,在下一家想在镇上唱黄梅戏,不知到何处作场为宜?”
张时泰捋了一下胡须,道:“咱们这里,从城镇到乡村都喜欢黄梅戏,全镇几十家官窑、民窑,每当陶成,都要请三角班化妆登台作场酬窑神。”
“请问张老伯,窑神所崇何人?”何浩书问。
“窑神么,也各有所祀,不过当代各窑所崇祀的是个黄花闺女的女神。”张时泰郑重地回答何浩书。
“窑神是个黄花闺女?”何仙姐惊奇地问道。
“對,是一个为救浮梁窑工而赴汤蹈火、舍身跳入火炉的女神!”
说着,他就把窑神舍身救人的传说说了一遍。何浩书听后,心里感触地说:“张老伯要是能把她的经历编成唱词,到窑前唱该多好啊!”
“我很喜欢这位女神,如果有词,我就去唱她!”何仙姐道。
张时泰道:“不是你们提起我倒忘了。明崇祯年间,有位黄梅籍秀才瞿继罕,曾经编撰了一篇《窑神赋》,其实就是十首七律古诗,可作唱词演唱。”
相关阅读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