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家乡的年夜饭(3)
家乡的年味
晚饭过后,除夕的“守岁”便开始了,年夜饭一般都是两荤两素(凉调猪肝、凉调猪肚、凉调豆芽、凉调胡萝卜丝),这时,爸爸会拿出从供销社灌来的半瓶散装酒,慢慢喝着。我们兄妹4人则手拿筷子一刻不停地飞动着,快速地往嘴里塞肉菜,不一会儿,盘子里的肉菜便下去了一半,惹得坐在旁边的大人们嘿嘿直笑。
接着,妈妈端着几盘猪肉大葱馅的肉饺、几盘鸡蛋韭菜馅的素饺,年夜饭开始进入最精彩的部分:“吃银钱饺子”,也是我们兄妹4人最开心的时刻,对于我们来说,吃“银钱饺子”正是挣钱的好机会,谁吃的饺子多,谁就挣的钱多!
为了让我们高兴,每次过年包饺子之前,妈妈都会抓一把分分钱(硬币)清洗干净,把它包在饺子馅里,如果谁能吃到饺子里的分分钱,谁便是来年最有运气的人,“吃”出的分分钱也就归谁所有!
每次煮好饺子,妈妈都会给我们兄妹4人每个人先盛一盘,然后对我们说,慢慢地吃,小心被分分钱磕伤牙。于是,我们开始一刻不停地咬开饺子皮,吐出分分钱,快速咽下饺子皮,再咬下一个。一会儿工夫我们便咬出许多分分钱,壹分的、贰分的、伍分的。每咬出一个,妈妈都用干净毛巾擦去油污菜汁,重新放回我们兄妹4人的面前,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来年的福气和运气;爸爸坐在我的旁边,一边吃饺子喝小酒,一边看着我们咬钱币,每咬出一个,显得比我们更高兴。
新年零点,饺子已经吃完,我们的面前攒了一堆分分钱,数数眼前的分分钱,惊喜地大叫:“哇!整整三角钱!”然后怀揣着吃饺子挣来的分分钱,进入下一节目——磕头挣钱,首先从爷爷、奶奶那里开始,依次给大伯、大妈、叔叔、婶婶、姑姑、姑父等所有长辈们磕头,一圈下来也能挣6角钱。吃饱了饭,挣足了钱。我们便迅速跑进夜幕之中,寻找长年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比比谁的手里分分钱多,然后开始玩游戏,夜幕之中频频传出欢快的笑声。
那一刻,村里村外便成了孩子们的天下,大家聚在一起,晒鞭炮,藏老猫,捉迷藏,几乎忘了回家睡觉。直到家里的爸妈找到村外,一路催促着我们回家,才依依不舍地各回各家。踏进家门,看到妈妈已经铺好被子,便迅速爬上炕,钻进热乎乎的被窝,一股暖流弥漫全身,浓浓的睡意袭来,眼皮开始不停地打架。夜空之下,爸爸走到院里,点燃迎接新财神的鞭炮,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带我们走进了新春的梦乡……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吃年夜饭时,只有我们兄妹4人的碗里的饺子能咬出分分钱?爸爸妈妈的碗里怎么就没有?我带着这个疑惑请教妈妈,妈妈便笑着说:“傻孩子,那是专为你们兄妹4人准备的。”原来,妈妈在包饺子的时候,就在装着分分钱的饺子皮上作了标记,盛饺子时就把带有标记的饺子全都盛在了我们的碗里。我又问妈妈:“为什么每年都是三角钱,而不是五角、一元呢?”妈妈接着说:“爸爸妈妈是希望你们来年有好运,福、禄、寿三星高照,福运连绵。”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