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小夜曲的迷恋(12)
小夜曲
小晚送走周明和孩子,一身轻松,不用两头撕扯。一到医院,胖大妈就说隔壁景芳的妈去世了,小晚吓了一跳,说怎么这么快?前两天不是好好的?胖大妈说听说是肺炎,冬天老人最怕得肺炎,一口气喘不上来,就没了。奇怪的是也没发烧,大概是连发烧的力气也没有了。小晚说那景芳也走了?胖大妈说哪里走得了,***一咽气,她爸就病倒了,换了一个病房,景芳接着照顾。
小晚就去看景芳。景芳穿一件黑毛衣,披着头发,眼睛肿得像两个桃,皮肤上都是皱褶,一夜之间,老了很多。小晚有些心疼,说姐你别太难过,节哀顺变吧。景芳就呜咽了几声,也不敢大声哭,看看老父亲躺在病床上,脸色惨白,两个眼睛闭着,紧抿着嘴角,就止住哭声。两个人来到走廊,小晚说雇个看护吧,白天黑夜地熬,你怎么扛得了。景芳说没事,扛不了再雇。一双手就去扯毛衣,将毛衣扯得一团糟,泪水糊了一脸。小晚将手上刚买的水果兜递给景芳,景芳不要,推搡了一会儿,才接了。
经过四十多天的医院生涯,小晚人消瘦得纸片一样,一张脸惨白。工资没有给周明,每天吃饭用,也是紧巴巴的。孟广林倒适应了,每天来医院,像上班一样,早晨空腹来医院,一坐一天,坐到小晚换班,一天三顿都在小晚身上,还总嫌伙食不好。小晚没办法,有时在饭店叫几个菜上来,郑华输液,点葡萄糖水,吃不多,孟广林也不让,只闷头自己吃饱了事。胖大妈就斜着眼睛看他,说真不像当爹的,一分钱不花,都指望着闺女,闺女是出阁的人,让闺女在婆家没法做人嘛。孟广林只装没听见,吃饱了,到走廊或院子里转一圈,依然还回到病房,坐在空床上打盹。其实家离医院只有步行五分钟的路,他也不回去。胖大妈说真说不好你爸对***是好还是不好。不好吧,天天来打卡。好吧,什么也不干,就等着闺女伺候。小晚笑,说他在家没饭吃。胖大妈说他自己不会做?小晚说他不做,都是我妈做。胖大妈就睁大眼睛,看西洋镜一样看孟广林,撇着嘴说,真是,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老爷们儿——还不如神仙供到佛龛里。好歹神仙不用吃饭——***到底看好他哪儿了呢。
看好哪里了?小晚想起母亲的话。是组织介绍的呀。二五八团。孟广林当年二十五岁,八年党龄,团级干部。有资格结婚,就把刚毕业的郑华介绍给他,做了新娘。
对胖大妈来说,孟广林是个怪物。小晚见过胖大妈的男人,矮个儿,精干,每次来,都是好菜好饭,水果点心,问候过就撤退,回家干活挣钱去。常陪胖大妈的,是她女儿,长得跟胖大妈一样富态,一个模子坯出来的。来了就坐在床上吃,母女俩一吃就吃掉一篮子水果,不住嘴。孟广林见了,脸朝上看天花板,不说什么。出了门,对小晚说,这一对儿饭桶,就知道吃,吃得猪一样,哪里像***。***可是深沉的人,从来不在人前撇着嘴吃喝,人吃喝也是有規矩的,不能过分。小晚奇怪地看看父亲,这是她很少听到父亲对母亲的赞美。她也没想到父亲这样评价胖大妈,表面看他们好得很。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