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风景线(11)
蓝衫团
祝子占据了小浦主动权,胜券在握,赤卫队势如破竹,所向披靡,黄凯生魂不顾尸,狼狈而逃,完全陷入被动。包括小浦周边几个乡的反动组织连遭败绩,各地民团已经风声鹤唳,乱作一团,豪绅富户日夜转移财产合家出逃,人心惶惶,民团里有人已做好卷铺盖逃回老家或改邪归正的打算,忙着给自己留后路。
小浦大街小巷、村落农舍都贴满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土豪劣绅!”“红军万岁!”等标语,报名参加赤卫队的老表一个接一个。
第六章
祝子与霞妹搭档担任主角,在万寿宫上演采茶小戏《打土豪》,他们演得投入,唱得认真——“小浦来了毛委员,军民同心打土豪,地主豪绅吓破胆,黄狗狂吠乱撕咬……”唱词植入观众的心窝里,大家吆喝鼓掌。
尽兴间,小徒弟闯进万寿宫,两脚一并,跳上一米来高的古戏台,拉着演出的祝子到幕后,表情冷峻:“班主,不好了,镇上又聚拢了大批民团,据说,黄凯生这条老狗也大摇大摆地回来了!”“什么?”祝子吃惊道。大家尚未反应过来,隐隐约约闻到外面枪声。祝子则作好战斗准备,与民团、守望队决一死战。
宁都县城打得正酣,反动当局和地主恶霸抱头鼠窜,向农村山区寻找残喘之地。在中村过着野人生活的黄凯生因一次偶然机会,被当地矿霸救援,他们臭味相投,复辟反动政权,盘算反攻小浦,扼杀红色革命。茫茫大山,来自城里的反动派与顽固守候这边的土豪劣绅同恶相济,纠集民团、守望队、地痞流氓、土豪恶霸成立“敢死队”,由黄凯生带队扑向小浦。
祝子吩咐小徒弟领着霞妹他们从后门突围,但霞妹坚决不走,镇定自若,将手中的梭镖握得紧紧的。“快走,这是命令!”祝子快步跨向霞妹身边,欲把她推出戏台后门,不知是使力过猛还是距离太远,竟然一个趔趄,身子倾向霞妹起伏的胸间,霞妹惯性使然,张开双臂,揽住比她高不了多少的祝子,久久没能松手。霞妹带着哭腔却也坚定,说:“能与你一块儿死,甚感光荣!”祝子速速从霞妹怀中挣脱,双眼带着悲伤,一句话没说,把霞妹挟出万寿宫,然后大声地喊着“大家分头离开,保存革命实力”。小徒弟与祝子在一起,亮晃晃的“兵器”排在跟前,可是,原本近在咫尺的枪声却渐行渐远,民团的吆喝声也烟消云散了,万寿宫似乎平静下来。小徒弟迅速跳下戏台,从右侧门出去,发现民团已经朝赤坎村奔去。小徒弟返回万寿宫,把他看到的情况向祝子一说,祝子判断一定是龚师傅引开敌人的。祝子判断得正确,龚铁匠在铺子里打铁,看到三五成群的民团像幽灵一样在街头村口转悠,还有“大部队”朝着万寿宫那边出发,猜摸戏班子和祝子他们有危险,龚铁匠刻不容缓,带着自制的火铳,借着深巷做掩体,悄悄跟着他们。民团过完小浦木桥,龚铁匠在桥头那边举起火铳,“砰砰”射向目标,将他们引向麻糍石的河滩里,那里有他早就布置好的火雷。祝子、小徒弟为龚师傅的安危担忧,趁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尾随民团,寻机下手。祝子与小徒弟健步如飞,快要接近他们时,麻糍石下河滩上“轰轰”响起火雷声,震耳欲聋,火光四射,硝烟弥漫,龚铁匠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回到了铺子里。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