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交口塬上的事
大嫂

一
大哥福海已经二十五岁,早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村里跟他年龄相仿的人都结婚了,有的甚至有了小孩。他找不到媳妇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家太穷了。
我家挤在老院子的西厦屋里。西厦屋有三间,一间盘着大炕,一间做饭,另一间被隔了起来,成了大姐和二姐的闺房。这间屋子很小,除了一面土炕,地下仅能放一张小桌子。桌子的上面放着一面圆镜,另有一只盒子,里面放着梳子、头绳等女孩用品。小屋的门是从里面开的,没有门板,一张门帘把里外分开了。姐妹俩把屋子收拾得很干净,炕席闪闪发亮,被子整齐地叠放着。墙上糊着报纸,报纸上贴着剪纸和熏画,显得很温馨。前来串门的婆姨都喜欢到里面参观,夸大姐心灵手巧,夸二姐喜欢干净。
这间屋子成了我们家最奢华的地方。
没有房子也要娶媳妇,要不再荒几年大哥就真得打光棍了。母亲四处张罗,安顿的人不少,但说媒的把人带来后就没了音信,母亲很着急。
正月里闹秧歌,我们村的秧歌远近闻名,因此每年送帖子的村子很多,几天也送不完。天瑶村的秧歌每到一处都会引来一片叫好声,人们于是都在打问秧歌头是谁?有人说起我的父母,旁边的人说难怪哩,“‘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下来会打洞!扭得就是好哇!没想到才几年时间,孩子都这么大了。”
我们天瑶村的秧歌队来到北寨子的时候,柳叶正好在大路口。柳叶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因此从小就得到父亲的宠爱。柳叶的父亲是一位民办教师,在南窑科教书。南窑科离北寨子有二十里路,他因此每个礼拜回去一次。柳叶今天是特意回来看秧歌的,她本来在舅舅家,听说天瑶村的秧歌要来,所以就赶回来了。
柳叶在看见大哥的第一眼时就被深深地迷住了。她不明白交口镇还有这样的人物,要身段有身段,要面子有面子,一看那灵巧的身子,就知道不是个笨人。那天晚上,柳叶跟着秧歌队挨家挨户走,每到一户,她都站在最前面,眼睛盯着大哥看,可惜大哥一直未看她一眼。为了弥补这样的遗憾,柳叶在秧歌送到她家的时候特意倒了一杯茶给大哥送过去。大哥口干舌燥,正想喝水呢,不想这女孩就送来了,因此连声道谢。柳叶见大哥这么客气,更是喜欢得不得了。她跑回屋子,抓了一把糖准备给大哥吃,可是大哥正扭得欢,一院子的人,怎么给?这时,父亲突然叫她拿烟,她脸一红跑了回去。
那一夜,柳叶的心像擂鼓似的,扑通扑通敲了一夜。睡梦中全是大哥的身影,他一会儿向上舞动,扬脸微笑,一会儿前后摆绸,左顾右盼。秧歌队在他的带领下变换着队形,鼓点和着脚步,敲在了她的心上。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