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风景线(7)
蓝衫团
祝子绕过墟镇,七弯八拐爬上了小浦最高峰庐穆峰。这庐穆峰海拔有1200米,是宁都县第二高峰。祝子迎风而立,俯视山下村落,同时遥望到小浦河岸那幢庞大的、青砖灰瓦、雕梁画栋的宅子。这时,黄凯生一定磨刀霍霍、蠢蠢欲动。正月里的天气总是阴沉沉的,但这天的气温明显升高了,也许人们憋得太久了,又是逢圩日,小浦街面上熙熙攘攘,鱼街也不寂寞,几头骡马列成一排,驮着胀鼓鼓的麻包,“嘚嘚”地从街巷深处向河边的宅子走去。麻袋里的东西包得严严实实,用不着打开,路过这里的祝子就八九不离十猜出了这是“家伙”,这些“家伙”是从城里驮来的,是来收拾赤卫队、戏班子的。国民党反动派就是武装得张牙舞爪,可眼下的赤卫队与老百姓一样,手无寸铁,能拿出手的除了几把梭镖就是柴棍之类,它能抵抗反动民团?过了鱼街,穿过几条深巷,跨过小浦河,祝子走进了位于赤坎村里的新店,隐隐约约耳闻到了叮叮当当的响声。前面不远就是龚师傅开的铁匠铺子。
“龚师傅,我是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了。”祝子拉着手握锤子的龚师傅往里屋走,向门外张望了一下,然后降低嗓音说,“我只有找你帮忙了。”
龚师傅矮墩墩的,双手在蓝布围裙前擦了两下,鼓起本来就很大的眼睛说:“啥子事这么神神秘秘,看你急的。”
“你死我活的事!”祝子接着向龚师傅说出了事情原委,要他给赤卫队打30把大刀、20把梭镖,准备与黄凯生决一死战。
“你这不是自投罗网吗?现在到处都在清剿赤卫队员和戏班子的人,你可不能轻举妄动啊!”龚师傅边说边手拉风箱,一会儿用火钳子从高温的熔炉中夹出一根烧得红彤彤的铁坯,倚在打铁台的一个方柱前,紧握铁锤,与小徒一起高举有力的臂膀,“当当当”有节奏地敲打着铁坯的一端。那铁坯似乎被煅烧得十分柔软,铁锤每敲一次,它的形状就变化一次。“叮当——叮叮当——”打铁声起落转合,随着不间断进发出的火星子,让铁坯逐渐变弯。
祝子环视四周,发现屋子的一角堆放着崭新的弯刀、马刀、大刀、柴刀、鋤头、尖刀(梭镖)等铁件。这些一定都是龚师傅亲手打造出来的,祝子对他肃然起敬。龚师傅见祝子傻傻地立在那里,露出一丝憨笑,说:“等你小子找我再现做,黄花菜都凉了。”
祝子激动地抓着龚师傅的手说:“嘿嘿!龚师傅不愧是十里八村的好铁匠,您这也是革命啊!”
“嘘——”龚师傅做了一个动作,接着说,“我父亲是被民团打死的,我们都是一家人,穷人的子弟。”
“对,我们都是穷人,一家亲!”祝子说到动情处就不听使唤地擂了龚师傅一拳。
龚师傅年届天命,虽然没有参加赤卫队,也不是半班里的人,但他的父亲被黄凯生逼死后,他和祝子一样都把报仇的怒火埋藏于心窝,等待时机一起收拾黄凯生之流。前些天,黄凯生打死王班主,仇恨之火再次蹿起。他知道祝子和赤卫队赤手空拳斗不过武装的地主豪绅等反动民团,遂漏夜加班到通宵,秘密为赤卫队锻造“兵器”,为革命尽一份匠人之力。龚师傅老成厚道,凡事都想得周全。他本来想在这三两天把这批“兵器”封存好,待风声过后再想方设法与祝子接头,定好战斗时间,秘密将“兵器”运送到指定地点,然后打黄凯生一个措手不及,这样就更有胜算。如今,祝子像无头苍蝇,急急忙忙走来就要刀枪,看他猴急的样子就要动手,这就中了民团的诡计,赤卫队、戏班子有去无回。龚师傅便郑重地提出告诫,反对他的贸然行事。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