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2)

2022-08-28 21:38:49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粲然双璧,1942年2月,他与李霖灿在这里相遇,一生的命运就此改变。 李霖灿已是第三次来到白地作麽些民族的田野调查了,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共带有喇嘛、法师

粲然双璧

1942年2月,他与李霖灿在这里相遇,一生的命运就此改变。

李霖灿已是第三次来到白地作麽些民族的田野调查了,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共带有喇嘛、法师、马锅头、背夫等十六人,光是携带的口粮及用具就驮用了十余匹骡马牲口。此行主要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中央博物院”收集东巴经卷、法器、服饰、标本等,并且向此地的东巴学习及交流。另一目的,则是对这里麽些族传统最为重要的祭天仪式作一次完整的田野调查及记录。

为何要选择白地这个地方作为东巴教祭天仪式的采样点呢?那是因为此时在丽江、宁蒗等这些传统麽些人的聚居地区,因为与汉人接触较多,基本上已经汉化得非常深了。而白地是东巴教的发源圣地,这儿的东巴个个身手不凡,通天达地,不论是经典诵读、祭典场地的布置安排、仪式过程以及各式法器的使用,在这里都有着非常严谨的规定。加上地处大山深岭之间,区域十分闭塞,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小,因此整个传统祭天仪式的架构,自然地就被保留得相当完整,标本的科学性也就相对较强。

这一次的麽些族祭天典礼,李霖灿在白地大东巴久嘎吉的全力帮助下,做了详细的调查记录,成为纳西民族学上一份重要的资料。1960年,他的《中甸县北地村的麽些族祭天大典》一文发表于《“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九期,后来收录在其专著《麽些研究论文集》一书中。

天资十分聪颖的和才对李霖灿先生当时所作的有关麽些文字研究,以及这些与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相关的调研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受到表兄杨学才以及另一位跟着李先生一块到白地来工作的慕西法师(一位精通藏语的僧人)的鼓励,因此就在1942年2月21日,正式加入了“中央博物院”的这个“麽些民族学术调查计划”的行列,开始了与李霖灿在边区出生入死、同甘共苦的调研生涯。

1942年春天,他们为了调查麽些族人的来源及探明其迁徙路线,厘定了一个极具野心的计划。这个计划的逻辑基础是,如果麽些人在其《开路经》里所记录的“起祖”路线(东巴把去世的麽些人的灵魂沿一定的路线,超度送回其祖先发源之处)是正确的话,那么我们只要像鲑鱼般的逆向溯源,应该就是麽些人从原始发源地出发,一路走来的迁徙路线。当时和才对学术调查的理念有些不解,他见到李霖灿遵循着神路图的“开路”所记载的一山一水,对照查证,摸索前进时,非常不解地问李先生说:“这是我们麽些人把死者的灵魂送回老祖先的地方要走的‘开路,这与你们汉人有什么关系?不管再怎么说,也犯不着你们汉人来此替我们麽些人来‘自寻死路啊!”李先生解释说:“叶落归根,狐死首丘,是人类共同的怀乡感情,每个民族在他们的文化上都有十分清晰的记录。在麽些族中这本‘起祖经书,就是这种‘寻根怀乡情怀的表现。学术研究与田野调查的目的是寻求一个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真理事实,这是不分汉人或不是汉人的。”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