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嗨,各位朋友好!(2)
哥俩好
2020年春节前,妈妈陪爸爸回武汉探望我的爷爷奶奶。我哥因为暑假时独自去武汉看望过爷爷奶奶了,也因为他自己联系了一家公司,超前实习,爸爸妈妈就批准他不用一同去了。我是非常想去的。只要是出远门,不管是不是去爷爷奶奶家,也不管是去哪里,我都想去;我正处在小男孩儿渴望出远门的年龄。即使不出远门,我也是一个在家里待不住,喜欢在外边玩儿的男孩儿。但我感冒了几天刚退烧,爸妈怕我一出远门又折腾病了,决定不带我去;我是个容易感冒的孩子。
妈妈出家门前嘱咐哥哥:“照顾好你弟弟,他的感冒还没彻底好,千万别让他又发起烧来。”
哥哥说:“没问题。”
我生气地说:“我才不用他照顾。”
爸爸摸着我的头说:“别闹情绪嘛!不带你去,是为你好。要听哥哥的话,让哥哥省心。”
我一甩头,跑进自己的小屋去了。
一会儿,哥哥出现在小屋门口,问我:“想不想哥哥陪你玩会儿呀?”
我已经躺在床上了,不理他。
哥哥又问一句,我猛地坐起来,大声嚷嚷:“别烦我!”
哥哥笑了笑,转身离开。
自从我开始认识人了,除了爸爸妈妈的脸,我能记住的第三张脸,就是哥哥的脸。除了“爸”“妈”,我学会的第三句话是“哥”。一个单字究竟算不算一句话,这我可不清楚,但咱们何必讨论这个问题呢!
到我一岁多的时候,也就是会叫“哥”以后,我开始明白了一种关系,那就是——除了爸妈,哥也是愛我的一个亲人。
像许多城里人家的小孩儿一样,我也是由阿姨带大的。我跟阿姨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我入托以前,阿姨睡在我旁边的日子比妈妈睡在我旁边的日子还多。人真是好奇怪,虽然阿姨对一个小孩子的照顾比爸比妈比哥要周到,但小孩子见了爸爸妈妈和哥哥,还是会觉得格外亲。如果连续几天没见到,心里就急,就想。我哥成为大学生以前,我每天晚上都能见到他。他高考前那半年,晚上到家都八点多了,我坚持不睡,一定要等他回来,见到他了才睡。他成为大学生以后,我经常问爸爸妈妈:“我哥这个周末回家不回家呀?”
如果爸爸妈妈说“肯定回来”,我就很高兴。
你们问我有一个大自己15岁的哥哥是什么感觉?
我的回答是:“不怎么样。有时候太别扭了!”
当然,这是我以前的感觉。
我哥到了高二的时候,个子已经和我爸一样高了。成为大学生以后,个子比我爸还高。我妈说他的身高已经一米八三了。想想吧,一个四岁多点儿的小男孩儿,有一个一米八三的大哥哥,那是多么别扭的事儿,简直想不别扭都做不到。每个星期六或星期日,我哥必定会带我在小区里玩儿一次——有时他骑自行车,让我坐在大梁上。大梁上装着一种专为大人用自行车带小孩儿而设计的小活座,硬塑料的,拆下来装上去都很方便。但是如果大人那样带着小孩儿还将自行车骑到马路上去,交警叔叔发现了是要罚款的,因为太不安全了。所以后来不生产了,也买不到了。听我哥说,他小时候,我们的爸爸那么用自行车带过他,我家那东西是当年留下的。他骑自行车带我的时候,从不将自行车骑到小区外去。我有我的小三轮车,更多的时候是我骑着我的小三轮车在小区里绕圈儿,他大步走在我旁边。如果我骑快了,他就小跑几步跟上我。还有的时候,他让我骑在他肩上。比起来,我最喜欢骑在我哥肩上;第二喜欢他用自行车带我;最不喜欢我骑着自行车绕圈儿而他跟在我旁边。那情形非常像他是我家雇的一个男性小保姆,专门负责看管我的。大家想想,这有多么糟。我们小区有一个小广场,经常有小孩子们在那里玩儿,最多的时候会有三十几个,包括小学生们。那里有儿童滑梯、大人健身的器材,还有长椅。看小孩儿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坐在长椅上聊天;年轻的年老的阿姨们也会出现在那里,有的守着娃娃车,娃娃车上坐着手拿玩具的小娃娃;还有被主人同时带到那里的狗狗……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