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海外精选文摘:研究卡夫卡

2022-09-07 19:03:58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一个学徒眼中的卡夫卡,当今世界,卡夫卡的名望如日中天。凡事似乎只要与卡夫卡有些关联,就具备了某种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一个人与卡夫卡有比较密切的接触,甚至有些交往,那就更会

一个学徒眼中的卡夫卡

 

当今世界,卡夫卡的名望如日中天。凡事似乎只要与卡夫卡有些关联,就具备了某种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一个人与卡夫卡有比较密切的接触,甚至有些交往,那就更会成为众多卡夫卡迷或研究者关注和追逐的对象了。这个时代,人们对有关卡夫卡的一切都感兴趣,对任何与卡夫卡有联系的人也都感兴趣。于是,卡夫卡周围的世界也以越来越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卡夫卡最亲密的人如何描述和评价卡夫卡?对此我们已经说了很多。然而,那些与卡夫卡不很亲密的人如何描绘和评说卡夫卡?他们所说的与卡夫卡的亲朋好友所说的一样吗?与卡夫卡对自己的评价一样吗?卡夫卡的父亲还是那个赫尔曼·卡夫卡吗?作为店铺主人的卡夫卡夫妇与店员们的关系怎么样?其实,这些也是了解真实的卡夫卡,以及卡夫卡成长的一个重要侧面。本世纪初,曾经在卡夫卡店铺当学徒的弗兰基谢克·科萨维尔·巴士克(1878—1963)出版了一本书,回忆他的那段学徒生涯,以及他眼中的卡夫卡及其家人,这无疑为了解卡夫卡及其家人提供了一个独特且真实的角度。

弗兰基谢克·科萨维尔·巴士克是捷克的销售商和会计。他晚年写了一部自传,原本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出版,但是,他的后人发现了这部传记,且发现他们的祖父竟然认识弗兰茨·卡夫卡。这位传主的第一份工作竟然就是在卡夫卡父亲赫尔曼·卡夫卡的店铺当学徒。于是,这部传记立即具备了某种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出版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果然,世界并没有改变卡夫卡,而卡夫卡却改变了世界,至少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同时也捎带着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

1994年,巴士克的后代看到了祖父的手稿。他们在翻阅手稿后惊喜地发现:他们祖父的第一位雇主是卡夫卡的父亲,巴士克就是在那里认识了比他小五岁的卡夫卡。2001年,捷克文学月刊《客人》以《在赫尔曼·卡夫卡店铺的学徒生涯》为题发表了回忆录的第一部分。2003年,回忆录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单独出版,名为《我在卡夫卡店铺当学徒》。果然,在卡夫卡店铺里当学徒本身就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

当然,也有人对传记的真实性提出质疑,然而,读者翻开传记就会看到:“作品对布拉格市容的描绘细致入微、具体翔实,无不折射出那个时代布拉格的特定色彩,非亲身经历难以呈现。回忆录展示的时代背景凸显了其真实性。”(《我在卡夫卡店铺当学徒》,徐伟珠译)。于是,人们也就越来越相信这部传记的真实性了。如果这部传记是真实的,那么,传记中所描绘的卡夫卡的家庭及其店鋪与我们以往的认识是一致的吗?它能提供一些新的材料和看法,甚至改变一点儿我们原来的成见吗?这些问题难免激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和阅读热情,因此,这部传记无论如何是值得一看的。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