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母亲一生的愿望(2)
植满时间的痛
父亲话不多,因为家穷,常年被奚落,性情有些暴躁,容易动怒。他给过她温暖、陪伴,也给过她粗暴。她性格温顺,谨言慎行,伺候公婆,勤俭持家,小心翼翼地顺着他的意思。尽管如此,父亲拳脚相向也是常有的事,她常常被打得鼻青脸肿。
父亲的坏脾气我也领教过,他揍母亲从不避讳自己的孩子,打狠了,连我也一起揍。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值得他大动干戈,坦白说,我心里是恨过他的。母亲看穿了我,见缝插针一般劝我:“你爸那么辛苦,我又帮不了他,他在外面受了委屈只能拿我们出气,我们不体谅他,别人更不体谅他了。”想想,父亲的确是很辛苦,做的都不是体面的活儿,常年低人一等般低垂着头,他心里自然有许多委屈与怨怼无处发泄。想到这些,我怎么也恨不起来了。对于父亲,除了心酸,更多的是心疼。
我心疼父亲,但是我更心疼母亲。母亲也很辛苦,田头地尾一样没有落下,农闲时还要跟着父亲去打山工,多少次从山坡上滚落下来,摔得浑身是伤,多少次走独木桥摔在水圳里像个落汤鸡,最惊险的一次还滚落在水库里几乎丧命……
“这么多年,你就没有想过要离婚吗?”我问。
“大家都看不起你爸,说留不住我,我就想给他争口气,要在这儿过日子,好好过日子。我如果真走了,你爸这辈子都不用再娶了,你阿公阿嫲那么大年纪了,怎么受得了?”这就是我的母亲啊,这个时候心里装着的依旧是别人。
母亲嫁过来8年了,却未能生下一儿半女。
围龙屋嚼舌根的人很多,那些话就像刀子一样,一刀一刀地刻在她心上。后来,我的祖父去世了。临终前,他一再交代父亲,不要听别人胡言乱语,日子是自己过的。然后,腿就蹬直了,但是眼睛却怎么也闭不上。母亲哭了,她知道他很遗憾没有看到孩子出生,死不瞑目。
这以后,母亲寻医问药更加积极了。某日和父亲挑了两担木材到镇上去卖,一共卖了80块钱。有江湖郎中看见,过来看着母亲乱说一通,蒙了一圈儿,居然全部猜对,说母亲体内有湿毒,很难怀孕,只要吃了他的药三个月内保证会怀上。病急乱投医,哪怕一点点儿希望也不舍得放弃。于是这80块钱就换回来一麻袋的草头药。围龙屋里弥漫着这草药的苦涩味道,难听的话也像这味道一样弥漫过来了:“也不看自己是什么命,吃再多药也没用。”
“整天把这个屋子搞得乌烟瘴气的……”
母亲听见了,这些话和这些药一并吞进肚子里,全是苦涩的滋味,更加面黄肌瘦了。
祖母看在眼里,将那些药全部倒掉了。作为过来人,她知道我的母亲上当受骗了,她担心再喝下去孩子没有怀上大人会没了。母亲眼里噙着泪,说不出话,就像承受住了巨大的悲伤。母亲心疼那80块钱,那是他们辛辛苦苦花了两天的工夫才赚来的血汗钱。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