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南归的雁(4)

2022-09-12 21:10:21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草木流年,这是必然。我的骨血是父亲给的,这是我性格形成的强大基因。所幸我还年轻,我还有机会预知并努力规避自己的老年。我或行走在山川草原,或执锄握锹

草木流年

这是必然。我的骨血是父亲给的,这是我性格形成的强大基因。所幸我还年轻,我还有机会预知并努力规避自己的老年。我或行走在山川草原,或执锄握锹养花种草,用另一种生命的恬淡柔软我的蓬勃血液,学会与生活妥帖和解。

我劝慰父亲:“人老了,就稍稍糊涂一点儿。”劝慰父亲,也是为自己做一个提醒。

父亲总是一瞪眼:“不糊涂还要装糊涂?”

为什么不呢?要知道,不肯认输的聪明,正像鞋里的沙,会硌疼他不快乐的老年人生。

那一天,我陪着父亲行走在春天里,人工湖孤独落寞,像一个如父亲般的老人。与父亲的固守不同的是,湖面会结冰也会融化,有坚硬也有柔软。此时冰滩边缘已有一层一层的水随风漾出来。

这个下午阳光四溢,足够融化心里的每一块冰。我扭头看看父亲,他头戴一顶暗黑色的毛线织帽,皱褶丛生的脸隐藏在一个浅蓝色的口罩下面。只有一双眼睛,郁结着一连串解不开的烦事俗缘,像山水背阴处永远不肯融化的冰滩雪渍。

天很蓝,没有一朵云,春风也刮得无息无声,远处的工厂全面停工,高耸如斗的烟囱静悄悄,不见一丝一毫的烟。我想起了母亲,眼前浮现出灵魂深处的画面:母亲正躬身,踩踏着缝纫机发出嗒嗒的声音。这种敲打着节奏的尘世梵音陪伴我许多年,成为留在我记忆里最有生命力的回声。

这些年,我想起母亲一回,就替她惋惜一次。我能想象,母亲临去时的内心充满了对尘世的留恋与不甘,在我大声哭喊的时候,她也一定发出了巨大的哭声。

“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

这是母亲陪我调入东胜那一年,听闻一个朋友因遭遇经济围困选择轻生时说的话,我记忆尤深。她说这话时声音很轻,手里切着面,随后将又匀又细的面条扔进滚沸的锅里,腾起的庞大白色蒸汽迅速将她掩盖。是的,只有我的母亲,将平淡的日子活出了响

声。即使所有的日子被风霜雨雪打磨过,被山水江河浸润过,她也会顶风冒雪,蹚河而过,将生活的一亩三分地种满红花绿草,顺手抓一把柴草蒸煮酸甜,让屋后炊烟随风缭绕。

我常想,走后的母亲早已在另一片天地开辟出她的人间田园,日日弯身在一片即将收蔓的瓜秧里,休憩在一棵参天大树下,流连在门前的菜地里和房后的水洼子旁,远处的远处,稻浪起伏,草木绵延。

每次想起这些,我就不由得对父亲心生些许埋怨。夫妻一场,父亲并不能真正理解我的母亲。因为母亲走后,他再没有对生活负起责任,也从未代替母亲活出生命的珍贵与认真。

父亲似乎知道我的心,也不再作声。

我站住,想让一颗沾染了尘世嘈杂的心融入这人间的纯净,側耳屏息,寻找着树梢的鸟鸣。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