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鬼头杀猪刀(3)
屠夫老馬
证实了半天,还是这么个污糟的名字。这娃子穿着歪歪扭扭的旅游鞋,拉链夹克敞开,露出半个黑肚,就像个土匪。
“哪个村子的啊?”
“野猪岭的。”
“杀过野猪没?”
“没。打过几次锦鸡子,捋的毛。”
“我说的是拿刀捅。”
“没有。”
“杀猪没啥技术,就是下得了狠手,把刀磨快,往猪喉咙里塞,不当它是猪,就是块土布,不是生命,找准位子就行了。”
“就是狠啊?”
“就是狠。”
“我姐说狠心的人都没有好报。”
“唉唉,这活儿的确不好使。你父母双亲还健在吗?”
“不在了,就一个姐姐。”
“这也是个狠心的姐姐。”老马小声嘀咕道,就备了些酒和熟猪下水,让他给神农老祖敬上。
偏厦里面供着一尊长角的神像,戴着皇帝帽子,帽子上一排排珠串是木头雕的,应该是崖柏,有一股特别的香味。点燃了香,供的有卤猪心,还有一只腊蹄子,都是熟了的。老马让毛骡儿跪在那尊小小的神像前,说這就是保佑我们的神农大帝。“那……师傅,这观音是哪个雕的?”老马没回答。在神农大帝旁边还有个观音,也是木头的。神农大帝是个根雕,两只脚就是两根枝丫;观音菩萨也是一截崖柏,有瘤疖。可观音菩萨的头脸雕得圆润安静,闭目沉思,像有什么心事一样的,跟真人没有差别。因为是神,毛骡儿不敢摸。拜完神仙菩萨,老马就给了他一个小观音,也像也不像。老马说:“大大小小都是我雕的,你戴上了就算是我的徒弟。干咱们这一行,是折寿的事,你戴上观音就会好一点儿。能好多少,我也不知。”
另一个旮旯里,堆着杀猪的腰盆,椭圆形的,以后毛骡儿就要帮师傅挑这个大盆走村串户了。还有铤杖,铁的,很长,捅猪的皮肉让吹气的,以便刨毛。各种大砍刀,全是重家伙,这都是毛骡儿肩上的东西。还没有开杀戒的毛骡儿看到的全是凶器,全是血肉横飞。这些刀夹在芦苇壁子上。它们的旁边,又摆着些小刀,很小,很窄,也有刨子、锛、锯子。有一尊雕出了轮廓的观音像,师傅说:“我自上次遭遇野猪后,双手抖得不行,有个狠郎中说最好的压惊药就是雕观音菩萨,他说得有点儿道理,我就试着雕雕看,果真可以治手抖的毛病。观音是神,你总不能把观音的脸雕成搓板是吧?那你就得平心静气,雕得跟石头结冰一样的光滑。那郎中给了我这截黄杨木……”他交代:“一边杀猪一边雕观音,你以后也跟着我学,没有猪杀的时候你就雕观音,雕好了可拿到街上去卖,雕观音是增寿添福的,这样就抵消了咱们这一行的恶孽。”
他看着毛骡儿一脸蒙,就安慰说:“也没什么事的,猪本来就是杀了吃的,我不杀它总有人杀它,猪生就是阳间的一碗菜。你说不会雕菩萨,你不雕也行,倒是我看你生就是块杀猪的料。”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