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海外文选:德意志式的歌哭(5)

2022-10-14 21:32:40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歌哭的河谷,向晚时分,轻松闲适的校园灯火渐起,薄雾般的夜色,被擠到了空阔的大学广场。狮子喷泉的水柱,喷射在夜霭中影影绰绰,只有哗哗的水声,还有细雨似

歌哭的河谷

向晚时分,轻松闲适的校园灯火渐起,薄雾般的夜色,被擠到了空阔的大学广场。狮子喷泉的水柱,喷射在夜霭中影影绰绰,只有哗哗的水声,还有细雨似的飞沫,被吹来拂去的晚风飘洒在广场上。就在这座广场,1518年4月,写出了《九十五条论纲》,公开向罗马教廷挑战的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与教廷派来的教士公开论辩。那时的海德堡大学,还厚蒙教廷荫庇,宗教的立场仍在天主教一边。路德只身跑来论战,很有点单刀赴会的豪壮。

我始终不能理解,一向对异教徒心狠手辣的教皇,怎么对这个公开叫板的教权挑衅者,不仅没有大动杀机,而且派人与之公开论辩,选了一个设坛比武的解决方案。兜售“赎罪券”的死穴已被路德点了,任你内功多么高强,出剑便是一败涂地。“鸿门宴”也好,“野猪林”也罢,哪个方案教廷都能弄得干净利落。更何况,教廷还有帝国皇帝帮忙。教皇捏着帝国皇帝七分之三的选票,占着帝国百分之十五的土地。哥俩儿套在一条裤子里,想不联手都不行。等到路德在大学广场侃侃而谈,舌灿莲花地将教廷派出的教士批得体无完肤,把教廷的颜面扫了个一千二净,才终于明白论辩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由皇帝宣布路德有罪,发令追捕。此时,路德的教义已有了拥趸,萨克森选帝侯( the Elector of Saxony)将他藏在瓦特堡,潜心翻译《旧约》,打造了新教《圣经》的德语标准版。这不仅让新教徒有了自己的经书,而且让帝国有了德文国民读本,开启了德意志人阅读德语书的时代。路德种瓜只想得瓜,却意外瓜豆兼得了。

同样是在这片广场,第三帝国时期,为了抗议纳粹对教授的残害,学生们燃起一场熊熊大火,义愤填膺地将自己视为瑰宝的图书投入火海,把古城的天空燃成一片彤红。

从挑战教廷的广场论辩,到抗议杀戮的广场大火,历史在海德堡大学的围墙外,走了一段多么漫长的回头路。神圣罗马皇帝想逮捕一位倡导宗教改革的教授,还需要帝国议会讨论;第三帝国元首要灭绝一个民族,却只在自己的意念之间。历史演进的所谓螺旋,为何有时会跌回原点?这一切从头来过的历程,也能算是一种社会的进化和文明的延续?无论对历史的回旋怀有怎样理性的宽容,站在这座古老的大学广场,我对强人竞出的21世纪,依然怀有一份惴惴不安的忧虑。

我去哲学家小径,已是月至中天。满满的一轮皓月跟在头顶,灯笼似的照着面前一步一阶的岩石小路。斜过石径的树枝拨月弄影,将碎银似的月光洒在叠满青苔的石阶上,似有叮当的脆响。山风清爽,时急时缓地穿行在山林中,仿佛与月光捉着迷藏。树林

深处的鸟鸣,时长时短,孤寂中等候着回应。山下的内卡河清波荡漾,如一条闪烁的光带绕着夜色中的老城,哗哗的水声比白昼更加欢畅。我不确定黑格尔、歌德、雅斯贝尔斯这些哲学家和诗人,是否曾在月夜里攀爬小径,在这月白风轻的午夜,寻寻觅觅地等待灵光一闪的瞬间。我不确定在这纯粹思辨的理性世界与乱花迷眼的感官世界之间,小径是否真是一条通幽达微的生命便道?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