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克里姆林宫之上(6)
克里姆林宫之上
你抗议布尔什维克1918 年1 月武力解散立宪会议并屠杀抗议工人,你抗议对知识界的大逮捕,将那一天比喻为沙皇时期的“流血星期日”:“来复枪驱散了近百年来俄国最优秀分子为这奋斗的梦想。”
你在左派孟什维克的《新生活报》发表文章,公开反对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认为这是俄罗斯的悲剧和毁灭。1918 年夏,列宁以一纸命令关闭了这家报纸。
1922 年夏,你在德国北部一个小城给苏维埃政府首脑里科夫写信:反对审判俄国社会革命党的领袖们。列宁直言“卑鄙”。托洛茨基则指示《真理报》,“写一篇措辞温和的文章,搞政治的人不会把这种文人放在眼里,要用外文发表。”
可悲的文学与文人!你只能是克里姆林宫那一片主义的大草原上的牧羊犬。高尔基你必须是一面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的镜子,再读一读列宁于1913 年11 月中旬写给你的信吧。
亲爱的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高尔基原名)!
你怎么竟做出这种事情?这简直太糟糕了,真的!
……
又及:的确,您要认真地治疗一下,这样冬天就能动身而不敢得感冒(冬天感冒很危险)。
主义啊主义,你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冠冕堂皇的铀原子核裂变的试验。但爱因斯坦并没有参与“曼哈顿工程”的任何过程。而列宁也警告:“乌托邦是一个没有的地方,是一种空想、虚构和童话。”
我抬起隆重的脚步,沿着童话一样的线条走过去,又回头,又走过去。我走回头路了。列宁也提醒了,“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列宁墓不知何时开放了,瞻仰的队伍如一条蜿蜒的长龙,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排队等候了。但朋友老朱却如愿以偿,多亏两个台湾老乡让他插队。
1924 年1 月21 日莫斯科时间18 时50 分,列宁在戈尔基村去世,终年53 岁。中华民国领导人孙中山闻讯致悼词:“茫茫五州,芸芸众生。孰为先觉,以福齐民?伊古迄今,学者千百,空言无施,谁行其实?”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俄国人民掉进泥潭苦苦挣扎,对于他们来说最坏的事情莫过于列宁的诞生,而第二坏的事情则是他的死亡。”
我又累又饿,就坐到俄罗斯历史博物馆门前,那阳光与阴影砌成的台阶上,啃起在红场流动摊档上买来的雪糕,一股寒气侵入心里了。
我不知道,伊里奇,你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是列宁主义经典作家?你的《列宁全集》包括《国家与革命》馆藏在历史的哪个柜子里?是三维空间还是四维空间?
“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非通过暴力革命不可。无产阶级国家的消灭,即任何国家的消灭,只能通过自行消亡。”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