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路打先锋,开路,象征着为前来参加庙会的各路神仙打开道路,驱走魍魉魑魅(2)
幡鼓齐动十三档



五虎紧跟行
“五虎棍”是一种以“棍”为道具的民间技艺会档,它以激烈的武术搏击,豪迈的气势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五虎棍会出现的时间较早,清乾隆年间,由六郎庄村民阎发组织成立的“六郎庄五虎棍童子会”,闻名京城内外,长盛不衰,影响极大。
五虎棍分“式架棍”“少林棍”“跟头棍”“藤牌棍”四种类型,表演的角色一般是7人,即有赵匡胤、郑子明和董家五虎(董达、董龙、董虎、董彪、董豹)等人,最多时有13个角色出现,也就是除了上述7人外,又增加了柴王(传说是后来当了皇帝的周世宗柴荣),还有董家五虎的妹妹董金莲带着四个丫鬟参加表演。通常由6-9人表演,有五打一、六打二、六打三等。
7人的区分从化妆上比较好辨认,赵匡胤勾红脸,黑色满髯,左眼上勾一条青龙;郑子明勾黑脸,还是个歪脸,戴黑色扎髯,束发;大虎董达勾绿脸,戴黑色扎髯,束发;二虎董龙(董德)、三虎董虎(董仁)、四虎董彪(董义)都勾小花脸;五姑娘原是男子反串,现在则有会拳脚的女子参与演出。
五虎棍表演的是赵匡胤大战“董家五虎”的故事,还有《武松打店》《燕青打擂》《武行者夜走蜈蚣岭》等,这些故事都映衬出北京人民豪爽尚武、见义勇为的风俗习惯和侠肝义胆。表演动作刚劲、雄健、英武、豪壮。演员要有武术基本功,特别是“对接”“架打”“砸顶”等动作,演员要技艺熟练、配合严密。表演起来翻、转、腾、跃,进退拼搏,棍声噼啪,如一群武生在拼打厮杀。
现在,还有众多的五虎少林棍会档活跃在京城各区,如西直门外的“五虎少林”,前苇沟村的“五虎棍老会”等,特别是房山区公议庄的“五虎少林会”保留了13个角色,曾在2001年华声天桥民间花会大赛上获得银奖。



门前侠客木
高跷秧歌又称侠客木,表演形式有文、武的区别。武跷表演以各种惊险高难动作技巧为特色,文跷表演则以走场、摆山子,尤以唱秧歌词唱段为其主要内容。演员脚底下绑上三四尺高的木棍进行表演,称为踩高跷,也叫走跷、踩跷、逗跷。
在北京地区的香会中,秧歌会是最受群众欢迎的会口。京西门头沟区的秧歌会最多,高跷秧歌以大峪村为代表,20世纪20年代时,北京城里和近郊的高庄、唐家坟、高碑店、官庄、赵公口“合义同善”等秧歌会都非常有名,还经常去妙峰山走会。新中国成立后,高碑店高跷秧歌重新组建并参加很多庆典活动。2005年2月,高碑店高跷会走出国门,把高跷秧歌的风采和技艺呈现给世界。
相关阅读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