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路打先锋,开路,象征着为前来参加庙会的各路神仙打开道路,驱走魍魉魑魅(9)
幡鼓齐动十三档
武吵子表演时比文吵子多两面大鼓。吵子会是以大钹为主,有时十几位演员手执大钹同时击拍,有时则是两人对击或者四至五人围成圆圈,相互击拍。吵子演奏时最常见的曲牌有“七鼓三”“倒将袍”“十棒鼓”“入海接”等。吵子就是通过打击大鼓、铙、钹等乐器,边击打边舞蹈的大型表演,多在春节和喜庆日子进行活动。参加表演的人数不限,但需要演员为双数,表演者多时可达几十人,其中大多是年轻力壮会武术的男子。
由于武吵子的舞蹈动作主要来源于少林武术和大秧歌,所以它既有武术强悍、勇武、粗犷、豪放的风格,又有秧歌舞蹈优美、大方、舒展、俏丽的特色,表演时动作幅度大、速度快,多副大钹同时击拍,节奏鲜明、震耳欲聋、气氛热烈、振奋人心。
吵子会虽然没有失传,但近年来也越来越少见了。当年在门头沟区的塔阿和千军台,吵子圣会闻名一时,现在仅有几档吵子会在民间活动,如“金盏乡长店村众声同乐吵子圣会”“金盏乡长店村众友同乐吵子圣会”“东坝地区北门村会友同乐吵子会圣会”等。
吵子会表演时不化妆,也无角色之分,表演者身穿黄上衣、黄裤子,扎黄头巾,足蹬黑色快靴。道具大钹为铜质,钹面直径31厘米,两面钹均用1米见方的红、绿色绸子各一条,并拢后一角穿入钹碗(民间称“瓮头”)的孔中,系一死结。其他乐器有大鼓、大铙、旋子、海笛、单皮鼓,伴奏乐器有大钹、小镲等,海笛在表演中起着间奏和对舞者的提示作用。
吵子会主要活动形式一是“走街”,一是“撂档儿”。走街时,视道路的宽窄,排列二或四路纵队,会头手持令旗前行,大鼓和海笛殿后,表演者在队伍中间做一些简单的“亮钹”“对钹”等动作,边击边行。而“撂档儿”就是亮开场子在场内打,这是到了主要表演地点,或是在走街途中有店铺或富裕人家在门前摆起“接桌”时进行的重点表演。武吵子是先有音乐、钹眼,然后根据钹眼编排的动作,因此它的动作都是成套的,基本是一个曲牌一套动作,而每套动作又是由几个固定的钹眼组成。表演时,几十副铜钹同时击响,声震天地,几十名演员闪转腾挪,朝气蓬勃。

杠箱来进贡
杠箱会表演的是杠箱官押送钱粮进香的滑稽戏。杠箱代表为庙里装钱粮的工具,杠箱中所装之物代表献给神佛的供品——钱粮纸码。
杠箱会始于明代,产生于北京。明、清两朝,杠箱会主要在北京地区表演,并且多是在皇宫中为皇上表演,由于清朝康、乾两代皇帝的重视,此时期杠箱会的发展达到了高潮。
杠箱会的表演形式是文戏和武戏的结合,文戏以杠箱官诙谐动作和抓哏打趣为主,武戏以颠耍杠箱的各种动作技巧为主。耍杠箱的人不能用手来扶杠子,却要使杠箱在身体各部位来回耍练,同时还要使箱子上的铁环不停地打出的节奏与动作相互配合,具有很高的技巧性。这种文戏与武戏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在香会中是较为少见的,体现出杠箱会“艺中有技,技中有艺”的特色。
相关阅读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