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开路打先锋,开路,象征着为前来参加庙会的各路神仙打开道路,驱走魍魉魑魅(6)

2023-02-02 16:47:45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幡鼓齐动十三档,双石头表演在香会内叫蹬活,还有一种叫练活,用的是小砘子,表演十字披红、腰横玉带、燕子过桥、前后背花等套路。蹬活,虽有玄虚成分在内,其惊险

幡鼓齐动十三档

双石头表演在香会内叫“蹬活”,还有一种叫“练活”,用的是小砘子,表演十字披红、腰横玉带、燕子过桥、前后背花等套路。蹬活,虽有玄虚成分在内,其惊险程度确是实情。“蹬石头车”,有一人躺地,双脚蹬杠,杠重80公斤,杠上悬挂,叠坐数人,搭摆造型,颇为惊险,这也是蹬活的表演内容,杠上坐有一对十多岁双胞胎伶俐男孩,令人喜爱。蹬活中最难的称“13龙头”,是一个人用双脚同时蹬起7种分量的砘子外加13个人,重量可达1250公斤,足见其惊险奇绝。

操双石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如有人擅长“一指禅”“十字披红”,有人精于“前后背花”“金鸡独立”。众人轮番上场表演自己的绝技,双石在练者掌间、臂膀、脊背、脖颈间旋转翻飞,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不论是练活还是蹬活,一般表演都不在平地上面,而是躺在一张长木凳上,有时用三条凳摞两层,还有用五条凳摞三层的。板凳横竖交叉,最高可摞七层,能在七层上表演的人不多,一般都是在两三层上表演。精彩惊险令人拍手叫绝。

 

 

掷子石锁把门挡

 

玩石锁也是一种“攻石之技”。石锁会非常少见,历史上十分稀少,据顾颉刚的《妙峰山》记载:清代仅有工部舞钩益善石锁、极乐院公议助善石锁等几档,民国初年尚参加庙会活动。民间文艺家、民俗学家金受申先生在《北京香会》一文中详细地记载了民国期间一次走会盛况,共记录有56档会,唯独没有石锁会,但在清代皇宫的内八档会里,就有工部的石锁。

当年门头沟的龙泉务村有石锁会,还有北新桥、东直门外,虎坊桥花炮薛家也都有石锁会,现在大部分会档都已经断档。只有门头沟区龙泉务村还保留一档“太平石锁圣会”,该村石锁会成立于1934年,距今有86年历史。

石锁又称掷子锁,是把一块扁长方形的石头,靠一侧凿成一个长方形孔,透出的上端修成圆柱形作为手柄,其形如古代的铜锁。制作石锁的材质,据说用八大处以西石府村所产翠绿青石最佳,此石料秀润细腻,不易崩裂。石锁的形制大小不同,石锁最大的约25公斤重,小的也有10多公斤,到后来石锁变得更轻,有7公斤、8公斤、9公斤等不同的规格。

石锁会没有角色之分,表演者称为练家。一般为短打扮,腰间系条大带,下着灯笼裤,非常利落。通常是一个人举耍,后来逐步发展成多人表演。参加香会表演时,石锁会不设文场。石锁表演是以技巧动作为主,没有故事情节。演练石锁时,先由几名练家之间互相投郑举接,这种不经意的演练,不声不响,也不用呵斥,就使观众自觉后退,腾开表演场地,故称之为“开场锁”。

相关阅读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 约会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