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的呈现与文化的浸润(8)
风景的呈现与文化的浸润
曾星明(《摄影世界》杂志社总编辑):
我们承接“第二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项目,在与组委会主任庄跃成沟通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他提出了“摄影审美的中华语境”这一观点,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探讨的话题。
摄影术是西方人发明的。182年的摄影发展史,尤其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时期,各种艺术实验此起彼伏。其中,几十个摄影门类的标准都是西方人制定的。可以说,摄影的语境,一直是西方语境。而近十几年来,国中以东方哲学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照的影像作品,尤其是新风景影像作品层出不穷,洪磊、曾泽鲲、塔可、叶文龙、邵文欢、骆丹、严明、欧阳世忠、曾瀚、张克纯、李刚、李英杰、郑伟杰、滕彬等艺术家的实验蔚为大观。这也包括了首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的主推展览——段岳衡的《墨影》和本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的主推展览——王达军的《景观·山悟》。在这些实践的基础上,这一门类摄影的标准,由中国人来制定,有了可能。庄跃成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提出了“摄影审美的中华语境”这一观点,并通过旨在推动两岸交流的“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来实践之,为这一功能性的影像活动竖立起了“摄影审美的中华语境”这面学术旗帜。文化是两岸连接的重要纽带。海峡两岸同文同种,根在中华文化。此举,意义大焉。
奥古斯特·桑德说:“照片就是你的镜子,就是你。”用这句话来评价王达军,是再恰当不过的了。40多年前,业已成名的王达军,时至今日,从未停歇于瞬间的跋涉。孔子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40多年来,王达军的摄影探索,总得其时,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视觉范式。这来自于他始终坚持突破机械复制产物的照相机的局限,一以贯之地以心观物。相看两不厌,唯有四姑娘山。近5年来,王达军在问景中问道,以中华文化观照自然,以东方哲学观照自然,创造出了超越“视觉惊奇”的“面向当代的风景”——《景观·山悟》。
谢子龙(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谢子龙影像艺术馆馆长):
我参与这次活动感觉特别不一样,感觉到我们中国摄影界有一股新生力量在推动着摄影事业的发展。钟维兴是用自己的艺术修为和经济实力来推动摄影事业的发展;庄跃成主任是用影像文化周这样的官方活动, 长期持续地推动影像事业的发展。摄影应该就是多元的,既有职业摄影师创作,也有摄影爱好者拍摄,立体、全方位,大家都参与。当前,各方的力量都在积极推动中国影像事业的发展,虽然不都是职业摄影人,但都爱好摄影,站的位置不同,但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推动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
今天,看王达军这组作品,我觉得其中既有风光影像的观念,还有他内心对摄影的尊重,甚至还有他这么多年拍摄道教的问道的感悟。
相关阅读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