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之道——于丹《论语》感悟(4)
治世之道——于丹《论语》感悟
德政是孔子的理想,也是中国历代治世为政者的理想。但是德政怎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呢?它有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呢?
孔子的学生曾跟他有一段很长的对话,子张问,说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孔子回答说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老师,怎么样具体的措施就能够把治世这件事完成好呢?提倡尊崇五件好事,摒弃抑制四样恶事,政治风气就会好了。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是五美。什么意思呢?惠而不费就是一个治世的、有权力的人,要去恩惠百姓,但是又不要过多地破费。任何一个时代,执掌权柄的人拿着国家的经费,也就是说,从事治理世道不是单纯的做慈善,不是拿着经费没完没了地给老百姓派大红包,这叫惠而不费。那怎么才能做到呢?利益又从何而生呢?孔子说了这样一段话,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因民之所利,是说选择老百姓能够得到利益的时机和地方去引导他们得到利益,这不就惠而不费了吗?也就是说,与其给钱,不如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财富,你在他可以得到利益的这些机遇和实施的地方,尽量地给予政策,给予扶持,调动他的积极性,使大家能够得到他们应得的利益,这不就是又给了他恩惠自己又不破费吗?
第二点呢,叫作劳而不怨。如何做还又干了活,还欢欢喜喜没有抱怨?孔子的解释是,择可劳而劳之,有谁怨?什么叫可劳,就是你要选准了可劳作的那个时机,比如春耕秋收,这是大家愿意干的活,再比如说,大家衣食丰足了,没有后顾之忧,你再让他去修个建筑啊,更多地改善这种设施啊,他是愿意的;但是在他温饱还没有满足的时候,你逼着他去服劳役,或者征兵打仗,那老百姓肯定会抱怨吧?时间要挑对了,要他有积极性,这就叫择可劳。能让他劳得其所,愿意这样去付出,并且乐在其中,有谁怨?你说谁还会抱怨呢?
第三点呢,叫欲而不贪。我们过去有一个误读,认为儒家教人清心寡欲没有任何欲望,这样才是一个真君子。其实孔子说的是,人可以有欲望,但不要过分贪婪。这是符合人性的,是一个客观的陈述。人如果没有欲望,在这个生活秩序中,可能就会少了一些基本的动力。人有欲而不贪,如何做到呢?孔子说,欲仁而得仁,又焉贪?有一个词叫求仁得仁,就是要看你的欲望引领你向何方去,如果是向仁爱大道上去,自己好,让别人也好,没有人让你只顾别人不顾自己,孔子不是说了吗?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先立起来,发达了,再去帮别人。这就够了,这叫欲而不贪。
相关阅读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