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棒槌之墓(10)
大计
第三天,他头上的纱布还没有拆去,便被方厅长请到了小原的办公室。小原仍然是一副关心的样子,把身子探过来,上下左右地把他打量了,然后身子才坐正。方厅长拉了把椅子让他坐下,自己自然地坐到了他的对面。方厅长点燃了支烟,烟雾让他半眯上了眼睛,目光虚虚实实地罩在他的身上。
下面是小原和他的一段对话。
小原:“你遇到了什么人,有几人?”
他说:“锄奸队的,带头的是许队长,他们一共三个人。”
小原:“他们为什么没把你杀掉?”
他说:“子弹卡壳了,许队长一共开了两枪,都卡住了。”
小原和方厅长的目光对视一眼。方厅长又深吸两口烟,烟雾厚重地把他的脸遮起来。
小原站起来,向窗子方向踱了几步,又向回踱了几步,然后站定,目光虚虚实实地望在他的身上。
在医院里,他就明白,小原和方厅长已经对他有了疑虑,以前建立起来的对自己的信任,随着许队长的出现,正在一点点地瓦解。重新建立起他们对自己的信任,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孙拖着一条腿也出院了,被调到内勤打杂去了。他又见过一次小孙,小孙指着自己的腿,真诚地冲他说:“多亏了这一枪,不然以后还不知啥时候成了冤死鬼。”他又想起那天晚上,枪声响起时,小孙和小张鸟兽散的样子,像两只无头的山鸡,扎在路旁的雪堆上。
从那以后,无论他去什么地方,小张和那个四十多岁的老警察总是形影不离地跟随着他。小张的话似乎比以前少了许多,和那个老警察似乎也没有更多的话,两人總是不远不近的样子。他还发现,小张有些惧怕那个老警察。有一天,他问小张:“那个老警察叫什么名字?”小张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姓王吧。”他知道小张在说谎话。有一天,他把老警察叫到办公室里,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以前怎么没见过你?”老警察似乎早有准备,操着外地口音道:“我姓王,你以后就叫我老王吧。”然后再不多言,低垂下目光,望着自己的脚尖。
锄奸队又有了一次行动,这次不是针对他。伪皇宫里的两名侍卫,被杀死在一条胡同里,身上各被插了一把刀,刀尖上还扎了一张字条,字条上写:汉奸的下场。一时间,整个新京人心惶惶,一些警察交头接耳,面露苦涩之情。他不知道,在地下省委那些人眼里,自己是叛徒还是汉奸,也许两者兼而有之。
有一天,小原突然找到他,让他随自己出发。他们同乘一辆车,后面还有一辆车跟随着,他看见那个老警察和几个日本特务,一同上了后面那辆车,却没发现小张的身影。小原并没和他说明去哪里,干什么,车在雪路上颠簸着,他认出这是通往二道河子的路。二道河子有日本人的驻军,半年前,抗联队伍在这里和日本人发生了一次激战,那是下山运送粮食的抗联小分队,被敌人包围了,激烈的枪声响了一夜,十几个抗联战士全部阵亡。他们是在夜里为这些阵亡的抗联战士收尸,他们的身体已经硬了,像一截木材,他们把这十几个人葬在后山的一片老林子里,没敢留下任何记号。当时,棒槌手扶着一棵树,用力地拍了两下说:“记住这棵树。”他们在雪地微光反射下,狠狠地看了眼那棵普通的树。那里就是抗联战士的葬身之地。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