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棒槌之墓(12)
大计
姑娘在前面走,他在后面跟着,向二楼走去。二楼是单间,在一个门前停下,姑娘打开门,把他让到里面,随后姑娘进来,带上门,倚在门上,望着他说:“老把头,我叫娜塔莎,我是你的联络员。以后到这里,你直接找我就好。”他望着说着一口纯正中国话的俄罗斯姑娘,就像见到了家人。离开组织,还从来没有人这么称呼过他。在不明真相的人眼里,他就是叛徒,上一次差点被锄奸队许队长误杀了。他有些激动,终于找到组织让他踏实下来。娜塔莎拿起桌上的茶壶给他倒了杯茶,顺势坐在他的对面道:“老把头同志,需要我传达什么信息?”
他这次到青红院接头,是为了抗联被捕的政委,昨天晚上押解归来,和抗联游击队发生了枪战,抗联游击队无疑是想解救那个被俘的政委,然而却没有成功。他把政委关押在警察厅地牢里的消息告诉了娜塔莎。娜塔莎告诉他,马上就会把这消息转告出去。他想离开,却被娜塔莎拉住了,她盯着他说:“你不能这么快就离开,会被人怀疑的。”他突然意识到,这是青红院,门口车里还有一色和小张在等他。小孙受伤,一色补了小孙的缺,刚开始他以为一色就是中国人,昨天傍晚,他们一行和游击队发生遭遇,无意识中,一色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回到警察厅后,小原一郎才正式地把一色叫到他的面前说:“小孙受伤了,以后就让一色来保护你。”他在那一刻才知道,眼前这位穿着警察制服的日本特务叫一色。锄奸队没有除掉他,不可能不引起特高课小原一郎的怀疑。司机死了,小孙受伤,小张跑得快,扎到雪里躲了起来,锄奸队的枪口明明已经抵在他的头上了,他却完好地活了下来。这么想过了,他只能留下,陪着娜塔莎说话。
娜塔莎说起了自己的身世,她生在哈尔滨,父母年轻时就到中国做生意,她在哈尔滨长大,在一个犹太人办的教会学校里读书,后来又到女子师范学校上学。后来,父母回到了苏联,她那会儿已经参加了党的组织,便留了下来。伪满洲国成立,她便被组织秘密派到长春(后改名新京),在青红院以老鸨的身份隐藏了自己。之所以到青红院来,是因为这里是各种道上人交流信息的场所,五行八作的人员都在这里交集,日本特务、国民党的青洪帮也經常光顾此地,他们来这里不仅寻欢作乐,同时做着交换情报的生意。
听着娜塔莎的叙述,他意识到棒槌把接头地点选择在这里的良苦用心。棒槌是他的好搭档、好同志,用一支钢笔结束了自己,就在他的眼前。每每想到这样的场景,他心里就会升起一种无名的悲壮。棒槌告诉他,他们的计划叫“大计”,棒槌不在了,他只能自己演独角戏了。棒槌为了“大计”已经谢幕了。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