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文化散文:选择记忆(2)

2022-08-24 19:16:50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稻乡惦记,躲在瓦瓮里睡大觉的稻种子,被倒出来包裹在稻草之中,立刻感觉它已回到母亲的怀抱,那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温暖。藏身瓦瓮的日子里,稻种子与水隔绝,

稻乡惦记

躲在瓦瓮里睡大觉的稻种子,被倒出来包裹在稻草之中,立刻感觉它已回到母亲的怀抱,那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温暖。藏身瓦瓮的日子里,稻种子与水隔绝,与空气无缘,幸亏它在沉睡,否则不被渴死也被闷死。沉进水底,被水浸泡,稻种子缓缓醒来。自然而然伸了个懒腰,谁知伸开之后的腰身便收不回来,它发现自己的身躯业已肿胀肥大,好像身怀六甲。接下来它索性放松自己,毫无顾忌地大口喝水,彻底消解几近半年的口渴心焦,让整个身心彻底舒展。

水的滋润,让稻种子产生回到母体之中的幻觉。暖阳之下,水温跟随气温步步升高。在温暖湿润的环境里,稻种渐渐进入梦境。这是一场春梦,准确地说是一场做于春天的梦,或说一场有关春天的梦。不管怎么说,包裹在稻草之中,沉浸于水底的稻种子,此时已经春心萌动。它很羞怯地张启小口,想对包裹之外、水面之上的那个风和日丽的世界说,我已醒来,不想睡了,请带我走吧。

是的,时间一到种子就发芽了。浸在水里的稻草之包很快就会被人拎上岸来,层层褪去包裹,将那些开了小嘴、发了黄芽的稻种子一把一把撒进水田,罩上塑料薄膜,让稻芽在泥土里生根长苗。

深耕细作这个成语,我是早年在春天的田野上学来的。乡人将水田里的泥土翻过来,还不算完事。这只是深耕,接下来还要细作。细作的首要任务是将翻过的泥土弄碎,弄成稀泥,还要找平,泥在水下,田平如镜。

三十年前,我们那里兴种植双季水稻。早稻秧苗须在立夏之前落根水田,迟了,晚稻生长发育的有效时间就不够了。早稻插秧前后持续半个月,大约自谷雨开始。

世代以种稻为生的乡人,稻就是他们的命。命有多重,乡人看稻就有多重。秧是稻之苗,好秧出好稻。乡人对于早稻插秧尤为重视,开秧门那天,家家户户杀鸡烹鱼,弄出一桌好菜,以自己理解的方式来庆贺一年当中最重大的农事开始。明明好菜都是自己吃了,乡人却认为那是供奉了神仙。在乡人心中,秧有秧神,人在插秧之前祭拜了秧神,就会得到秧神的护佑,这一季农事风调雨顺,无灾无害,水稻能获大丰收。

从池塘里捞起的稻种子,撒在浅水秧田里,在透明的塑料薄膜和一日比一日更暖的阳光共同作用下,仅仅十来天便长成五寸长的秧苗。第一次拔秧、插秧,就是乡人心目中的开秧门,多半选在晴暖的日子。那必须是一个好日子,秧门一开,金谷涌来。开秧门的日子,乃至整个插秧的过程,田野里有人的地方,都能听到笑语声。我时常回想,当年的人真的太容易满足,不像后来人,对于欢声笑语吝啬得很,似乎那东西弥足珍贵,用之即损,非必要不使用。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