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交口塬上的事(23)
大嫂
母亲在街上盲目地转悠着。母亲到底有些不甘,她不想就此搁下。那些欠账每天都在她的心头萦回,即使人家不要,账是迟早要还的。必须想法子把这些窟窿填起来才行啊。
母亲来到了猪市,看见一排小猪娃正在吱吱乱叫。多可爱的猪娃啊,肉乎乎,胖墩墩的,虎头虎脑,喂好了一定能长成大猪。但喂猪需要粮食,家里的余粮不多,买回去也是麻烦。
卖不成饭,也不养猪,那还能干啥呢?靠那几只老母鸡吗?每天几颗蛋,油盐酱醋还差不多。再多养一些吧?几十只?几百只?那样平平也能敞开吃鸡蛋了。想到孙子母亲的眼睛就开始湿润。可怜的孩子,才两岁多,就没了爹。孩子现在还不知道,时不时就会问: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呀?等他再长大一些,一切都会明白的。唉,为了孩子,也该把债早早还上,可不能把负担留给他啊。趁现在还能做,不管做啥,只要动弹,总会有收成的。
母亲今天本来是考察市场的,准备做点小生意。现在看来很难了。母亲摸了摸袄襟,那里面裹着二百元钱,毛毛块块,把袄襟顶得鼓鼓囊囊。这钱是卖饭的时候零零碎碎攒下来的,已经搁了很长时间了,母亲怕家里万一有个啥事,预备着。这钱该派上用场了,要让它变法儿赚钱了。母亲觉得首先该买几只猪崽,然后再多买些鸡蛋,回去自己孵。猪和鸡都可以在沟里饲养,那里草地宽广,有它们吃的东西。沟里的窑子周边到处是荒地,开垦一些种玉米,等猪长膘的时候正赶上吃。夏天好过,河岸边到处是猪草,能吃两季。至于鸡更简单,白天放养,晚上圈起来,满山遍野的虫子,根本不需要粮食喂养。
母亲这样想着的时候,突然觉得身子轻了起来,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终结,一块石头呼地落了地。
母亲买了八只猪娃,四十颗鸡蛋,身上的钱全部用完了。鸡蛋是一个个挑过的。把鸡蛋对着太阳一照,就能看出是不是受精卵了。
八
大哥死后,二哥福才的婚事被提上日程。说媒的不少,他横挑竖挑,就是没有中意的人选。母亲很着急,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回事。问他究竟要找什么样的女人?二哥哼哼唧唧也说不清楚。再问,于是就说:像大嫂一样就行。
母亲找到柳叶,把二哥的话给她说了。大嫂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我有啥好的?福才笑话我呢。母亲说他是认真的,你啥时候见过福才开玩笑了?柳叶仔细想想,觉得也是。母亲说那你就给咱多留心一些,看看有没有跟你长得相似的。大嫂说这个恐怕很难,我要是有个妹妹就好了。
母亲说者无意,大嫂的心却怦怦地跳了起来。要说这几年除了大哥,家里跟大嫂最能说得来的,就是二哥了。这哥俩虽然性格迥异,但相貌很相似,每年的秧歌头外村人都分不清他们是谁。说来也怪,大嫂从第一次见二哥的时候就感觉似曾相识,虽然那时候他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孩子而已。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