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交口塬上的事(13)
大嫂
钱要靠自己挣,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听说西塬上的人办了砖瓦厂,赚了不少钱呢。有空咱去看看,咋样?大哥说。
要去明天就去。我也听说砖瓦厂赚钱,靠这几亩地一辈子也翻不了身的。柳叶很激动。
别说风就是雨,到时候弄不成,让人家笑话呢。大哥很谨慎。
反正这院子我盛够了!咱们早点搬出去,福娥也有个地方住了。那么大的女子还挤在大炕上,多不方便啊。柳叶说。
是啊,这个大哥其实也心焦。家里的居住条件确实该改变了,然而靠这几亩地是不行的,每年打下的粮食交过公粮够吃就不错了,经济来源几乎没有。看来不发展点副业是不行了。
两人接下来都不说话,只闷头干活。大家的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呢。
那天他们干到很晚,几乎把第二天的活也干完了。母亲等不上吃饭,跑到地里来了。
第二天一早,大哥和柳叶便上路了。天瑶村离西塬上有四十里地,夫妻俩赶到那里已经正午了。
西塬上的砖厂很大,有几十台砖机在运转着,几十号工人忙忙碌碌地来回穿梭,一排砖窑一字形排开,高高的烟囱浓烟滚滚,把整个天际都涂成了青灰色。
这砖厂咋样?大哥问一个搬机砖的小伙。
美得很!小伙子忙着干活,没有抬头。
烧的砖有人要吗?柳叶见场子里堆了很多砖架,却不见拉砖的车来,就问。
都订出去咧。小伙子仍没有抬头,一边把砖从车子上搬下来,整齐地码在砖架上。
订给阿达(哪里)咧?大哥问。
你这人,问这么多干啥?小伙子突然抬起了头,警惕地看着他们。
没啥!没啥!我们没见过这阵势,好奇嘛。就问问。柳叶连忙赔笑地说。
一天能出多少货?大哥又问。
小伙子白了他一眼,没吭气,拉起车子走了。
这(尸+从)人,还牛得很。柳叶讪讪地笑着说。
哼,等咱把砖厂弄起来,让他去参观一下,他就不会这辰式子了。
嘻嘻嘻,八字还没一撇,就想着拍砍人家了。柳叶笑道。
不是拍砍,是真砍。咱把情况了解清楚回去就弄,不信弄不出个海水(名堂)来!大哥十分坚定地说。
两个人在那里考察了一天。一台砖机要上万元钱,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大哥长这么大,还没见过一万元搁在一起是什么样子呢。就算小打小闹,那也最少需要两台,两台就是两万元,这么多钱从哪来?!还有修窑的费用,打场子的费用,雇人的费用,请师父的费用,烧砖的费用……等等,都需要钱。大哥算了一下,机砖厂建起来少说也得三五万元!
一腔热情陡然像燃烧的木炭泼了一盆凉水,咝咝冒烟,变得暗淡起来,难闻起来。回家的路上两个人心情都有些沉重,腿沉得像陷进泥潭里,怎么也拉不动。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