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交口塬上的事(2)
大嫂
秧歌离去后,柳叶心神不定,坐卧不安,脑子里闪现的都是那些热闹的场面。母亲喊她吃饭,几声都不应;嫂嫂要她一起出去,她无精打采,鼓不起精神。柳叶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那个扭秧歌的人就是她梦寐以求的白马王子吗?她不敢肯定,也难以置信。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天,柳叶受不了,她觉得自己的魂真的被大哥勾去了,寝食难安。听说天瑶的秧歌还在送着,她于是就打探他们的去向,然后跟踪追击,从上塬到下塬,从交口镇到县城大会演。大会演的那天街道上人山人海,看秧歌的把街道堵得水泄不通,柳叶无法看到大哥,急得哭了起来。后来有一个好心的老太婆给了她一把椅子,她站在上面终于可以看见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喊大叫,旁边的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她,柳叶不理他们,继续拍她的手,跺她的脚,直到把人家的椅子跺出个窟窿,一屁股坐在地上。这期间,她曾经跟大哥说过几次话,大哥见她一直跟着秧歌看,以为是喜欢秧歌的缘故,没多想,身旁的大姐看出了端倪,不断向大哥使眼色,大哥愣是不懂。
这样的好日子持续了几天,柳叶感觉自己每天都在云里雾里飘着,幸福得不得了。她多么希望这秧歌一直演下去啊,这样她就可以一直观看,每天都能见到大哥了。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十五过后,秧歌就散场了,年也过完了。勤快的人开始收拾农具,准备干活了。
秧歌散了,柳叶的精神没有了依托,心里空落落的难受,干啥也心不在焉。
柳叶母亲说:死女子你是不是病了?
柳葉说没有。
母亲说没有怎么像霜打了似的,蔫溜溜的?
柳叶说我没病,这几天心情不好。
母亲说你的脸色不对劲,一定要找医生看看的。柳叶见母亲要找医生,急了,跟她吵了起来。柳叶的嫂子见母女又开始吵架,赶紧把柳叶拉了开来。
柳叶的嫂子给婆婆说了柳叶单相思的事,要婆婆找人说媒。柳叶母亲吃了一惊,不知道那边的情况如何,万一大哥是个二流子怎么办?柳叶母亲回到屋里盘问女儿,柳叶没有隐瞒,说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柳叶母亲说:不害臊,八字还没一撇就想人家了!村里人知道了还不笑话?
柳叶说我不怕别人笑,你找个媒婆去天瑶看看,能行的话就把事情定下来。
柳叶母亲说:尽胡说!这件事你大还不知道呢,要等他星期六回来商量商量再说。
柳叶等不到星期六,于是当天下午就去了南窑科,找教书的父亲去了。
女儿的突然来临令父亲吃了一惊,还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儿。
柳叶父亲说,你来干啥?
柳叶说,来看你。
柳叶父亲说,我过两天就回去了,这么远你跑来回啊!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非常感动的。因为女儿成年后,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跟屁虫似的跟着他,没事很少去他教书的地方。柳叶把父亲宿舍打扫了一遍,然后又把地上的脏衣服洗了,晚上给父亲做了一顿面条,父亲高兴得不知说啥才好。都说养女儿好,女儿最心疼父亲了,看来真是这样啊。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