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关于大哥的故事(23)

2022-09-02 22:13:51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大哥的江湖,从那次回来以后,父亲对大哥的看法就彻底变了。再有人当他面夸大哥时,他不再摇头摆手了,而是一副受用的样子道:江山辈有人才出,我们这些老家伙

大哥的江湖

从那次回来以后,父亲对大哥的看法就彻底变了。再有人当他面夸大哥时,他不再摇头摆手了,而是一副受用的样子道:“江山辈有人才出,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该放心了。”

但大哥的部队还是被裁掉了,连个番号都没了。父亲长吁短叹了挺长时间,他不是为了自己退居二线,而是为了部队少了一位像大哥这样冉冉升起的一颗将星。

不久,二哥二姐也从部队相继转业了,我成了家里在部队的独苗了。有一次,我从军校放假回家,父亲把我叫到书房,上下打量了我一番说:“你能像你大哥一样吗?”我不知父亲这话是何用意,盯着父亲的眼睛道:“你是说哪方面?”他似突然醒悟过来,摆摆手道:“哪方面你也不行。”父亲说完长叹一口气,身体委顿下去,戴在鼻子上的老花镜边也滑落下去。那时我才知道大哥在父亲心中的分量。大哥的转业让父亲的希望夭折了。

大哥转业不久,朱大来和吴光辉两人双双辞职,义无反顾地在大哥那个边防小城注册了一家贸易公司,两个人下海了。

朱大来和吴光辉投奔大哥来到了边疆小城,他们选择的业务是和俄罗斯做贸易。说是做贸易,其实就是以物换物。把咱们生产的羽绒服、运动衣、洗衣粉、肥皂什么的打包运到俄罗斯,再换回俄罗斯人的手表、望远镜、巧克力什么的。那几年和俄罗斯人做什么贸易的都有,还有人用几车皮的二锅头酒,换回了俄罗斯的大飞机。一时间,许多国人蜂拥着来到俄罗斯淘金。朱大来和吴光辉两人之所以投奔大哥,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他们兄弟三人的感情基础是首选。其次,大哥所在的边疆小城是双边贸易的一个口岸,北京直达莫斯科的火车在这个边疆小城都会停留,他们进出俄罗斯自然也方便了许多。

三兄弟能够在边疆小城再次相聚,重叙情谊的兴奋自然不必多说。有一次,朱大来回到大院,看到坐在凉亭里的父亲,他走过去从鼓鼓囊囊的书包里掏出一架俄罗斯望远镜,递给父亲说:“石叔,这是俄国货,比你们打仗时的望远镜强多了,送给你了。”父亲没看那架望远镜,而是盯着朱大来的脸问:“听说你做生意了?”朱大来就笑笑说:“叔,生意谈不上,也就一倒爷。”朱大来离开单位后,人就显得有些随意,总是嬉皮笑脸的样子。父亲就拍一下凉亭里的石桌说:“不管你做啥爷,都不能学坏了。”朱大来收了笑,立马站好说:“叔,怎么会呢,况且还有石权看着我们俩呢。他现在是公安局副局长。”一提起大哥父亲就多了心事,他皱着眉头把朱大来打发走了,拿起大来留下的望远镜冲着大来的背影,一直看到他从楼门里消失。

父亲满怀心事地回到家,当即给大哥打了一个长途电话。大哥转业后,他回了一次家,住了两个晚上,深居简出,哪儿都没去,就是朱大来和吴光辉请他去喝酒,他也没有出门。他几乎和父亲在客厅里对坐了两天,后来还是父亲挥挥手道:“你选择不回来就依你,但我只有一条,别忘了你是军人,当过团长,路咋走你应该知道。”大哥站起来,像团长样的立在父亲面前道:“爸,你放心,我是军人的儿子。”父亲和大哥眼里都有了泪花。此时,为人夫为人父的大哥,已经能够理解当年父亲为了爱情的选择。他与杨帆没走到一起的心结已经解开了,但他仍然不敢见杨帆。那会儿的杨帆也从文工团转业了,暂时还没找到工作,在家待业呢。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为什么,大哥似乎还是不敢见杨帆。不知是他们分手时的承诺,还是大哥对青春年少的往事不堪回首。那次大哥在家里待了两天,就是求得父亲对自己落户边疆小城的支持。大哥走时,父亲都没出门,只有母亲在门口冲大哥千叮万嘱地一遍遍地说:“下次回来一定带上托娅和大林。”母亲含着泪说:“大林长大后我还没抱过呢……”大哥望着眼泪汪汪的母亲,重重地点了点头,梗着脖子没再回头,噔噔地向楼下走去。父亲站在窗前,看着大哥的背影一直消失在拐角处,然后目光就停在那儿,一动不动。后来我知道,大哥转业这件事对父亲打击很大,他沉默寡言了好久,以前他的酒量喝上三五两不在话下,现在却沾酒就醉,然后就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在父亲心里,大哥是他最为靠谱的接班人,顺风顺水当到团长的大哥,如不发生意外,以后一定会是师长和将军。大哥的军旅仕途夭折了,父亲的理想也像断了线的风筝随风而去了。后来二哥二姐也相继离开部队,全家的孩子只有我一个人在部队了,每次我回家时,他望着我的目光都是恨铁不成钢,然后欲言又止的样子。我深知父亲对我是失望的。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