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关于大哥的故事(4)
大哥的江湖
杨帆的父亲却喜欢上了继东冬,也开始追求。那会儿,父亲和杨帆的父亲都是团长,两人打仗时也比高低,找对象也自然一样。继东冬因为心里有父亲,杨团长便屡攻不下,一来二去便发现一切是因为父亲。在一天下午,杨团长骑着马带着警卫员来到了父亲部队驻地,父亲还像以往一样道:“杨团长,啥风把你给吹来了,找我喝酒还是要摔跤哇?”在和平年代没仗可打了,他们比输赢的方式就是摔跤。杨团长沉着脸挥舞着马鞭道:“石团长,你别占着茅坑不拉屎好不好?”这话把父亲说糊涂了。那次,父亲和杨团长大吵了一架,吵到最后父亲才明白,敢情杨团长把他当成情敌了。父亲挺委屈的,叉着腰说:“瞅你那小心眼儿,别说一个继东冬,就是十个老子也没看上。”父亲当时说的是气话,可不料想,杨团长最后终于和继东冬成了,这话自然也传到了继东冬耳朵里。她便有意无意地开始生父亲的气,一直到两人到了军区,又成了一个楼里的邻居,这么多年过去了,两家人关系仍然木木的。继东冬见到父亲,总是把脸别过去,就是见到母亲也会用挑剔的目光打量。就是当年的一句话,她深深地受到了父亲的伤害。杨团长在军区司令部上班,父亲在后勤部,按理说两个男人之间没什么,当年只是场误会而已。但杨团长自从娶了继东冬之后,便弯下了高贵的头颅。说白了就是怕老婆。老婆的喜恶就是他的喜恶,表面上他和父亲的关系也是木木的,但在私下里他偷偷找父亲喝酒,喝多了搂着父亲的脖子说起当年抢占高地的往事。待酒醒了,在老婆视线所能及的地方,他只能和父亲木木的,点头而已。继东冬这样,也深深地刺激了母亲,母亲一遍遍在父亲的耳边说:“那个姓继的有啥,不就是跳过舞么,又没文化。”父亲就应和道:“世界上谁也没你好。”母亲说:“你看她看我的眼神,知道你当年和她有一腿,告诉你,少理她。”父亲就搓着手说:“什么有一腿,这哪儿跟哪儿呀。”
在那天晚上电影院里,继东冬发现自己的女儿杨帆和大哥在一起,电影还没结束,她抓着杨帆的肩膀从电影院里拽出来。大哥不明白原因,还从电影院里跟了出来,继东冬当着大哥的面道:“天下的男人死光了,和谁恋爱不好。”说完真真假假地在杨帆背上拍打了几下。她这是在报父亲多年前伤她的仇。她的话也被追出来的二姐听到了,回来后告诉了父母。母亲一听也火了,第二天冲大哥丢下一句话:“石权,你和杨帆的事死了这条心吧,除她之外,任何女孩儿我都不会反对。”
大哥没料到,自己爱情这颗嫩芽刚刚崭露就被双方家长掐死了。在大哥后面休假的几天时间里,他再也没找到和杨帆单处的机会。每天去文工团上班下班,继东冬都牢牢地把杨帆控制在自己身边,从来没离开过自己的视线。又一周后,大哥心灰意冷,蔫头耷脑地回边防团了。后来,杨帆是不是又和大哥通过信或者有什么来往不得而知。反正,两年后,杨帆结束学员生活提干后,很快就结婚了,她嫁给了文工团一名干事。婚礼那天,那个长得很白净的干事用吉普车把杨帆接到了院外。文工团不在军区院内,隔了两条马路,在八一剧场的后身那个院子里。我偶尔仍能见到杨帆在家属院里出入,在我眼里她没有以前漂亮了。有时不等她的身影消失,便收回目光。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