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笔记:人生需要信念(2)
梦回先遣连
先遣连在解放西藏后又在喀喇昆仑守防21年,相继参加了平息藏北达赖集团叛变、追歼流窜匪徒等战斗,还参加了中印自卫还击战。他们在卫国戍边的同时,积极参与边疆建设,修筑高原公路,架设高原电线,建筑国防工程,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都洒下了他们的鲜血和汗水,英雄的史册上不断增添着新的战功。
我的先辈们就是这样出生入死、前赴后继地在边防高原为祖国为人民战斗着、奉献着!第一次接受连史教育,就使我热血沸腾,我对自己的连队充满了敬仰,充满了热爱,我为能到这样一个英雄集体当兵感到无比自豪。
记得第一次写给父母的信中有这么几句话:“敬爱的爸爸妈妈,我到了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连队当兵,請您们放心,我会以先辈为榜样苦学苦练,为祖国边防贡献力量,您们就等着我的立功喜报吧!”
先遣连精神
先遣连先辈们卧冰踏雪、顽强拼搏、一往无前,把一切困难和艰险踩在脚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成为教育和激励一代代先遣连官兵的巨大精神财富,无论是平叛作战,还是守防施工,每每有艰巨任务,先遣连总是打头阵、立头功,足迹遍及喀喇昆仑山脉和阿里高原,事迹传遍全军全国。曾任该连连长的张宏和指导员吕玉星自豪地说,从1950年到现在的70年中,我们没有听到过一个从先遣连出来的战士犯过错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了军队的中高级将领和地方建设的骨干。这是因为:大家自觉秉承着先遣连英雄壮举的传统作风,保持着先遣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弘扬着先遣连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品格。为祖国边防贡献力量,为先遣连再立新功,已成为每名官兵心中无可撼动的人生信念。
连史教育之后,我在心中明确了奋斗目标:像先遣连英雄那样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险阻,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彰显人生价值。
新兵训练尚未结束的1979年2月,南边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打响,西北边陲形势也骤然紧张,中印中苏边境当时是戒备森严,“苦练杀敌本领”成为我们当时的首要任务。记得野营拉练,我所在的先遣连十二班是四〇火箭筒班,筒和弹加起来有30多斤,再加上背包、干粮和水壶等,身上背着50多斤,一天一夜急行军120余公里。夜里,我们宿营在塔克拉玛干南缘的英吉沙县,睡下不久,狂风肆虐,沙走石飞,我们赶紧将被子盖住头部,只留一丝丝风口出气,细沙直往被子里灌,大概7个多小时风才打住,我们身上盖的被子都压上了厚厚的一层沙子。尽管我们都成了沙人,无水干渴、无粮干饿,累苦相加、疲惫不堪……但我想起先遣连的先辈们,忍了、笑了、挺住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