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记忆:不平凡的豌豆(3)
豌豆
长时间的激素,膨化了豌豆的肺腑,红白娇艳遮不住内心的空虚,坚强的躯体阻拦不住时光的侵蚀,一支支激素就如一颗颗定时炸弹,埋藏在豌豆的身体,随时都可能爆炸,把她炸得粉身碎骨,片甲不留。后峭壁前悬崖,左沼泽右大海,我已无路可逃,豌豆发出一声声呐喊。每翻一次身都如下一次油锅,动一次烙刑,全身80%关节失去功能,豌豆只能如僵尸般躺在床上,从早到晚。
在姥爷行将就木的时候,豌豆也有一段美好时光。那是母亲得到一大包便宜药之后。照例,豌豆是拒绝吃药的,吃药太难受,如同缠在她身上的类风湿。可这次,她不光服了,还是一扬而进。过了不久,她竟然能够一坐而起,“身轻如燕”,整整十年的卧床不起,曾经的绝命诗,都抛诸脑后。走出家门的豌豆,到处春光明媚,万物泛绿,芬芳怡人。豌豆站在了一个新起点,新开始。就在那一年,疼爱她的姥姥合上眼再也没有睁开。她的后半生是姥姥的命换来的?她不知,亲戚们也不知道。否则,躺在棺材里的真不知道是谁。
上天给豌豆开了一扇窗,一个充满来苏水味道的窗。
痛苦的日子也有甜蜜如影随形。那个流言蜚语、密如针织的刘老师,那个人见人烦、不务正业的刘老师,偏偏给了豌豆一个终身受用的好习惯:记日记。虽然招到同伴的讽刺挖苦、孤立猜忌,豌豆却坚持了下来。记流水账、东唠唠西叨叨虽然平淡无奇,但意义深远,日记使得豌豆才思敏捷、文若泉涌。突如其来的文学天分使得母亲在人前扬眉吐气,残缺的豌豆也能成为骄傲。直至后来,在枯萎荒凉的季节,豌豆都会努力用日记刷洗心底的孤独与绝望,用纸笔排遣忧愁、召唤快乐。如果没有日记,不知道豌豆会是怎样。摔锅打碗、谩骂哭号?不得而知。
心高气傲的豌豆,在六一儿童节受到了天大的委屈。成绩平平、品行一般的张四凤围上了红领巾,趾高气扬;而成绩优秀的豌豆落选了,遭受许多同学异样目光。受到打击的豌豆虽然苦闷和彷徨,但没有倒下,偷偷抱着课本到田野僻静地方偷学,默记语文生字词,背诵数学法则定义,复习历史、自然、思想品德条条框框。暑假未过,豌豆如愿以偿拿到了初中录取通知书,而许多的同龄孩子却没有迈过这道坎,从此辍学在家,面朝黄土背朝天操劳一生。尤其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升学考试中,满分40分的作文,豌豆的作文得了39分,成为全乡第一,并把阅卷老师感动得落了泪。这不仅仅是豌豆一个人的骄傲,并且成了全村人的骄傲。
初中女生豌豆已经有了小心思。同班男生施松明瘦高个儿、剑眉星眸,成绩好,成了豌豆喜欢的男生。同班女生王清君成绩好、长得好,是豌豆的好朋友。只因为施松明称赞王清君的小说写得好,豌豆便恶言恶语中伤人家。这里面蕴含的问题很多。抛开事件本身,我们不难看出,豌豆的争强好胜溢于言表。溢于言表的还有对上学的渴望与执着。伙伴小芪去南中学读书,豌豆的心像打翻了五味瓶,一味嫉妒,一味不甘,一味不服,一味恼恨,一味渴望。潘多拉的盒子一旦被打开,便再也难以合上。豌豆纠缠母亲找关系、走后门去南中学读书,终不得母亲理睬。在拒绝了母亲相亲的安排后,拗得一个上卫校机会。被新生活召唤的豌豆,瞬间从一个乡间土妞化身为遨游在知识海洋的洋学生。此时的豌豆,开始张开稚嫩的翅膀飞向蓝天。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