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记忆:不平凡的豌豆(7)

2022-09-19 16:08:34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豌豆,长夜漫漫,豌豆渴盼着曙光。她撕扯着满是心血的纸稿,望着熊熊大火吞噬自己的文字,她的心在滴血。她需要黑暗中的一点烛火,照亮她坎坷的前行路

豌豆

长夜漫漫,豌豆渴盼着曙光。她撕扯着满是心血的纸稿,望着熊熊大火吞噬自己的文字,她的心在滴血。她需要黑暗中的一点烛火,照亮她坎坷的前行路;她需要一双粗糙的大手,扶持她蹒跚前行。可在哪儿啊?病魔禁锢了肉体可禁不住灵魂,豌豆逆天前行,即使前路再坎坷她也永不回头。

亲亲的二哥拿走母亲2700元钱,买来一个价值四五百元的二手电脑,还扬扬自得、矫情卖乖。可豌豆很知足。有了电脑,她就和外面的世界联系上了,她就不再孤单,她就可以把文字从这里撒向远方。她能飞翔了。她兴奋得夜不能寐,她没日没夜地划着文学的双桨,用生命蹚着生活的激流,朝着远方,执着而努力。

宛若鸡爪的小手,背负着一条条蚯蚓状的筋脉,不停地游走在键盘上,豌豆不知疲倦地写呀写呀,身上的皮肤像糟了似的,一片片溃烂。突然,一片光明出现在眼前,类风湿晚期病人可以通过手术恢复关节功能,达到生活自理。这个消息犹如一块石子投入池塘,引起阵阵涟漪。而最为担心的手术费用,则在家乡要修高速铁路、开办大学城的大张旗鼓下而变得不再困难。因为,占地补偿费用可以弥补部分亏空。家乡的阳光开始明媚,破烂的房屋开始温馨怡人,就连房前屋后的白杨也开始婀娜起来,豌豆的生活散发出阵阵甜蜜。

外面精彩的世界激发了豌豆的创作灵感,豌豆的作品越来越多地得到世人的承认,邮递员的出现,让死气沉沉的家充满了活力,豌豆的心思变成了文字,文字从电脑飞上了报纸、杂志,报纸、杂志被邮递员传输到家,手拿镰刀与人拼命的农妇在杂志、报刊面前变成了文质彬彬的学者,握惯了铁锹的粗糙大手温柔地端起散发着女儿气息的纸张。母亲对豌豆的肯定不是赞美诗式的歌颂,而是不声不响地读着、唱着那一段段有关女儿的文字。在豌豆的文字里,母亲看到了某一天稳稳地坐在飞机上在蓝天翱翔,看到族谱上的圈圈点点炫耀的光环。母亲沉浸在女儿的伟大梦想中。

被网络打开的世界,不仅让豌豆开阔了视野,还获得了更多更纯的友谊,远在湖南的网友寄来了学习用具,远在广州的网友给她寄来了渴望已久的书籍。网络不仅颠覆着年迈父母的世界观,也在改变着年轻的豌豆。豌豆的翱翔是从网络开始的。网络给予豌豆一个新世界。豌豆不再孤单。

豌豆的笔名是“三公主”,在网络上,她认识了萧红。也许由于同病相怜,也许被她的文采折服,豌豆深深爱上了萧红,她把她作为偶像,模仿着她;她把她作为大姐姐,认真聆听她的教诲。最终,她把她写进自己的文字,奉献给了全世界。《萧红传》的出版,聊慰了豌豆的脆弱思念。

豌豆发疯似的写,写散文,写小说。钢笔锋利的笔尖一次次扎进残缺的手指,她不喊一声;僵硬的身躯无法弯曲,她就站着写。她在网络上写,她在现实中写。逐渐地,她被人们认可,《清明》《三月三》《百家故事》《北京诗报》《中国文学》等纸媒刊物向她抛来橄榄枝,江山文学网力邀她主持一块田地。她的多篇文章被选人知名文集,她的散文、小说等相继结集出版。《萧红传》《病榻上的神话》《豌豆》《来自天堂上的吻》《思无邪》这些或长或短的集子不仅是豌豆的心血,更是矗立在大地上的一面面催人奋进的旗子。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