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录:中国会馆文化的兴起与没落(5)
导读:民国风物,每件事物,总会渐次衰败的,会馆也不例外,而回忆衰败显然很残忍。新旧军阀战乱不止,文人们也无法再坚守,纷纷向江南转移,战乱年代,人人自危,
民国风物
每件事物,总会渐次衰败的,会馆也不例外,而回忆衰败显然很残忍。新旧军阀战乱不止,文人们也无法再坚守,纷纷向江南转移,战乱年代,人人自危,谁还有进京看风景的闲心?乡音未改,只是聚拢乡音的理由渐渐散失;年年岁岁,没有谁吩咐什么,只是秋风如帚,把落得满眼满城的乡情游意刷洗得支离破碎。
会馆无人,自然就疏于管理修缮,至上世纪30年代后期,各地的会馆大多被转租或变卖,被战火摧毁的更不计其数。1939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关于会馆修正管理之训令》中称,“十余年来,屡经事变,各省会馆所公举董事、委员不免因事离京,或虽有董事委员而不克尽其保管之责任,以致被盗卖侵占之事,不一而足。”
中国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会馆,是1956年1月,完成了移交手续之后的广东会馆,从此,中华大地上再没供士子和商人们免费使用的会馆了。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