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精摘:关外离歌(20)
离歌
柜子里的声响戛然而止。
王艾甫一下明白,这是命令,也是阵亡通知书上所有阵亡战友对他的嘱托和希冀。
然而,事情又不那么简单。从1996年到2005年,他手里的阵亡通知书一个没有送出去。按照通知书上面的地址打出去的电话、发出去的信件,他没有得到一个回应和落实。
十年过去了。
六十七岁的王艾甫渐入老境,但他的任务还未完成,一个不能完成任务的军人是多么窝囊啊。没有完成任务的军人连死都不敢,万一见到烈士的英魂他该怎么说?
為把消息传递出去,王艾甫想尽办法,其中之一是做了很多展板,举办许多场展览。烈士陵园、红色旧址、博物馆,能去的地方他都去,就盼着能把信息传递出去,能有人来联系他。
但还是那样,没有任何消息反馈,努力是石头,投向现世的海连个涟漪都不泛。算来,太原战役距今已有六十年了,时间越久,阵亡将士们英灵走得越远,就连悲伤和思念也逐渐模糊不清,时间是落下来的灰尘,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同时也填平战场上的弹坑。但总有什么是没有平下去的,在阵亡通知书未曾抵达的年月里和阵亡通知书没有抵达的家庭里,那些扭曲了的和压制的、磨损了的和耻辱过的,怎么平?如何安?
王艾甫想不到,也正是这个具体的六十年成为转机,事情从这一年开始转入一条新的轨道。
200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山西作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主战场,是全国纪念抗战活动的一个重点省份,省里牵头举办了一个大型展览。王艾甫参加并展览出“日本侵晋罪行实录图片展”,成为展览中的一个重点。他的藏品展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吸引了多家媒体关注,由此,那84份烈士阵亡通知书开始拂去时间尘埃,正式发出闪亮的召唤。
多家媒体对王艾甫和他“未发出”的阵亡通知书进行了追踪报道,把王艾甫和他的阵亡通知书往更广阔处推送,向着广袤大地发出寻找讯号。
豁口由11位湖北籍烈士首先冲开。《武汉晚报》汤记者来山西跑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活动的稿子,看到王艾甫拿出的阵亡通知书后很是吃惊,尤其里面居然有11位湖北籍烈士,更让他觉出了其中不同凡响的新闻价值。这是2005年6月17日。
汤记者回到武汉后,一个《寻找湖北11位烈士的亲属》的报道立刻见报,11位烈士的名单全部登在《武汉晚报》上。当地省市民政部门看到报纸后迅速做出反应,11份烈士名单相继出现在湖北各地民政办公网上。
终于,枣阳市民政局提供出一个线索……
到10月23日,84份阵亡将士通知单上,第一次有烈士的家属被找到。
十年了,终于有了第一步。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